“这片是6年龄的山林,长势特别好,山林绿起来了,我们林农心里也乐开了花。这多亏了‘四共一体’林业合作经营模式和‘福林贷’的推广。”2月2日,在沙县高桥镇新桥村炭窠岭,村支部书记廖其泉向“新时代、新梦想”三明市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记者团说道。
新桥村支部书记廖其泉介绍林改情况
据了解,为破解上一轮林改后村级林场存在“缺技术、缺管理、缺资金”难题,经过与沙县林业采育总场共同探索,双方于2016年8月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共享资源、资本、政策、收益,合作山林总面积约1150亩。
新桥村作为沙县林改“四共一体”林业合作经营模式和“福林贷”首个试点村。通过与沙县林业采育总场合作,使村里林地的木材蓄积量提高到每亩15至20立方米,改变林分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重现“绿色银行”功能;改变林地山本费支付办法,进一步提高出材率,年可实现村财增收6万元,实现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防止了因换届对森林资源合作经营可持续的影响,全身心投入全村发展大局,让村民共享林改带来的红利。这让广大林农尝到了甜头,增强了种林护林的积极性。这才出现了廖其泉口中长势喜人的那一片炭窠岭山林。
林农洪英钦
如果说“四共一体”林业合作经营模式给林农带来了红利,那么,“福林贷”的推广则盘活了林农手中的小额林业资产。今年49岁的林农洪英钦就是“福林贷”的受益者,他向采访团说道:“我通过‘福林贷’贷款12万,种了185亩山林,解决了前期投入的大部分资金,种树这个事就是前期投入大,以后投入越来越少,等收获分红就行了。”
“福林贷”贷款有哪些要求?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贷?可以贷多少?新桥村支部书记廖其泉说道:“在政府、林业部门和农商行统筹推进下,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成立村级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担保基金,由社员认缴基金方式筹集,认缴金额2000—20000元。林农只需通过担保基金提供担保,提供自有林权作为反担保,即可轻松解决担保问题。林农在其授信额度内仅需办理首贷手续,年度内一次审批、循环使用,授信贷款额度12—20万元,贷款月利率不超过5.9‰,并享受林业小额贴息,年贴息率3%,授信3年,随借随贷,实现林业资源变资本。”
“福林贷”的推广,以优惠的利率、快捷的审批、灵活的运作,惠及了新桥村广大林农,既盘活了林农手中的小额林业资产,破解了林农贷款难的瓶颈,又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在新时代里,对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张锡帅 占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