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元区中村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远近闻名的绿色发展之路。1月30日,三明市网络媒体走基层采访团来到中村,一探究竟。
群山环抱的中村乡森林资源丰富,有毛竹林17万亩,年产笋干400余万斤,年人均产值约6000元,是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传统笋干制作法需使用柴火烘烤,既要砍伐林木,蒸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造成了河溪的污染。
2017年,中村乡引进生笋电烤项目,省去了蒸煮、炭烤等环节,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使上述难题从源头上得到了根治。当年,该乡生烤笋干产量超过50万吨,规划今后每年递增100吨,直至饱和。
作为国家级生态乡,中村乡生态条件优越,富含硒锌元素的土壤得天独厚。2013年,该乡引进华兴贸易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米洋村村洋面中心建设了300亩的标准化大棚,种植富硒蔬菜,使村民闲置土地得到充分流转,并且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村民每年可由此获益数万元。
位于中村西际村南洋湾生态农场则瞄准市场动态,投入近百万元种植富硒食用菌,目前年产量已达125吨,参加农场合作经营的村民年人均收入可达14000元。去年11月,投资300万元的南洋湾鸟巢智能温室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
“我们的农产品可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供不应求啊。今年可又是一个丰收年!”米洋村书记陈勇世骄傲又幸福地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我看哪,乡村振兴就要绿色发展。”(占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