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闽中尤溪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收获着发展的硕果。
尤溪县委负责人表示,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围绕“践行新思想、学习新经验、建设新三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攻项目、强产业、促改革、增动力、补短板、美生态,努力多抱“金娃娃”,全面落实赶超任务,翻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力“专精特”,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产业“千帆竞渡”。尤溪开展“招商引资年”“企业服务年”等行动,持续发力引“大项目”、培“大企业”、壮“大产业”,促产业发展稳步转型升级。
围绕“3+2+5”产业发展思路,提升纺织、林产、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壮大旅游和电商两大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生物及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
纺织是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地纺织业是以革基布产业带动纺纱、织造、染整等加工行业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尤溪纺织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入手,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把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规划相衔接,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转移集聚。
特别是2011年以来,引进的顺源、隆源、鑫森等一批“龙头”高端纺织企业,并推动尤溪纺织产业向“高、新、特、精、优”这五个方面发展。如,尤溪县正泉布业、华泰布业、鸿日针纺等一批企业从过去低端机织革基布逐步向相对高端的针织革基布发展,产品附加值较高,订单充足,前景较好,也为全县纺织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目前,尤溪已形成从纺纱—织造(机织、针织)—染整(及后整理)—涂层(制革)产业链,加速了经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与优化,2013年起,尤溪纺织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农业方面,尤溪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已初步形成茶叶、金柑、芦柑、毛竹、绿竹、油茶、优质稻等九大特色农业。为此,尤溪稳推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旅游农业,持续推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今年来,尤溪把食用菌作为重点农业产业培育。食用菌产业有30年种植历史,基础扎实、企业参与热情高,群众参与面广,增收效益也较为明显,所以,尤溪致力将食用菌打造成“一县一品”区域特色品牌。
尤溪抓住食用菌产业列入省级农民创业园和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创建备选项目建设内容的契机,重点发展“一黑一白”,即露天栽培以黑木耳为主、工厂化栽培以银耳为主,带动其他多菌类发展,基本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着力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双兴、绿兴等15个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基地,引进福建益升菌业等龙头企业,全程推广规范化种植、采收、加工等,并完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比如,在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基地,配备清洁水源,采用规范化晒场,出耳场所地面铺设防草、防泥砂铺垫物,实现年栽培黑木耳7000万袋。
不断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能力。目前已新建金盛园香菇温控设施栽培、臻野公司羊肚菌设施生产基地,扩建祥云生物科技公司二期、天益菌业二期,建设安农公司出口菌棒生产基地等一批工厂化生产项目。此外,还促进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引进福建昌利、安丰、瑞雪、御韵坊4家食用菌出口、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黑木耳、香菇、银耳、绣球菌等食用菌2.5万吨,产值达4亿元以上,带动了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尤溪县还依托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和福建农林大学在洋中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培训食用菌实用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并引进灵芝、茯苓等新品种进行示范栽培,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为帮助菌农贷款、降低种植风险,尤溪推出了黑木耳“福菌贷”。2017年,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2.8亿袋,产量12.41万吨,产值8.65亿元,居三明市第一位。
茶产业是尤溪县的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尤溪县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工作,通过推进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完善茶叶质量监管体系,按茶类逐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手册,对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实行全过程规范化控制,引导茶叶加工企业抓精品生产。
同时,通过培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创新营销等方式,持续打造茶产业优势品牌,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尤溪重点打造推介具有茶叶地理标志商标的公共品牌“尤溪绿茶”“尤溪红”,茶产业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已培育23家有带动作用的茶叶龙头企业。
探索全域路径,“融合经济”促高效
尤溪县地处闽中,是朱子故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素有“闽中明珠”之美誉。尤溪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人、侠、村、堡、山、水、林、田”8个字。
“人”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他出生在尤溪;“侠”就是国家4A级景区、我省首家侠文化体验景区汤川侠天下;“村”就是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村为代表的众多古村落;“堡”即尤溪土堡,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井坊等;“山”以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阜山和枕头山、蓬莱山等为代表;“水”即国家水利风景区闽湖,这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林”是龙门场古银杏林,我省最大的古银杏群落;“田”就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的联合梯田。
近年来,尤溪县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探索生态文明全域提升路径,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我家在景区”发展目标,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尤溪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提出了把尤溪建设成为景区,打造全域、全产业链旅游的发展战略。同时,“我家在景区”的发展目标不是简单的旅游发展概念,而是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理念,通过发挥“旅游+”的龙头带动功能,引领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比重提高、质量提升,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形成全产业联动的大发展格局,致力打造产业升级版。在全域旅游开发热潮推动下,旅游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休闲农场、文创农业、特色民宿、观光工厂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大力实施创A工程、突出项目带动、创新营销方式、强化旅游管理,全力引进建设一批景区景点,推动旅游产业提升发展。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在交通配套上,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分步实施10条旅游道路建设,开通5条县内旅游直通专线和1条福州空港快线,实现重点景点景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直连直通;在服务配套上,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的“我家美食”街;建成3家4星级酒店,还有2家4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中;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建成39座旅游厕所,实现主要景点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
现在,尤溪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全县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侠天下景区、尤溪朱子文化园景区、桂峰古民居3个国家AAAA级景区,枕头山、九阜山、高春山庄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拥有13个旅游特色村,4个旅游扶贫村,11个绿野乡居,2个研学旅游基地。旅游产业初现雏形,旅游主导作用逐渐显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收入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在20%以上。
在联合镇东边村,景区大门、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工程已部分建设。这是今年初刚刚开工的锦绣梯田旅游项目,总投资2亿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的取得,打破了联合梯田旅游招商难瓶颈。
城关镇下村村依托落户的县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悠游下村,山水油香”为主题的城郊乡村休闲和油茶观光游项目,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廊桥修复等美丽乡村建设,挖掘油茶文化、油茶科普知识、知青文化等内涵,并对村庄旅游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建成大地造景工程、知青文化园等,还有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小餐馆。
此外,尤溪口渔乐小镇、洋中农业主题公园、台溪万亩茶园、蔬活汤川农业园、管前金柑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农业产品已初步形成。旅游工业发展方面,沈郎乡油茶科技公司等企业建成观光工厂,食品产业园也在着力推进。悠游下村、万亩吉祥茶文化园等10多个重要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打造;15条精品旅游路线、二日深度游线路、外部旅游线路设计等多元化线路已经形成。
深化“三力联动”,致力改革添动力
尤溪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任务,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力联动”,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之路,有计划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尤溪作为三明医改的试点县和试验田,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4个示范县之一,在巩固深化医改成果中,一路探索总结,不断推陈出新。
2012年起,尤溪率先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坚持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从医药改革破题入手,逐步跟进医疗、医保改革,通过降药价、堵浪费、腾空间、调价格,挤压医药价格虚高水分,提高医院可支配收入,实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转变。
2014年,从尤溪开始实行了薪酬制度改革,立足医疗行业特点,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后推行了医院工资总额制度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逐步打通了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改革最后一公里,建立起行业薪酬体系。
2016年,尤溪开始实施三级联推改革,建立责任制、代管制、定补制、联动制、薪酬制等五项基层第二轮改革机制,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形成县乡村医疗机构改革三级联推模式。当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尤溪县医改实施方案为蓝本,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试行)》在全省推广。
2017年,尤溪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尤溪县总医院,实现县域公立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打造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联盟,并在全县开展全民健康四级共保工程试点工作和健康尤溪六项行动,让百姓充分享受医改带来的就医便利与精准服务。
去年以来,尤溪着眼大健康,加快实现“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目标,率先开展全民健康四级共保工程试点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全民健康导向正逐步形成。
多年探索实践,尤溪县始终在医疗改革领域先试先行,县域医疗服务有效提升、县域医保基金实现结余、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群众就医难题得到改善、全民健康导向逐步形成,实现“百姓可接受、财政可承担、基金可运行、医院可持续”的目标。2017年,全县乡镇分院(含村所)门急诊127.44万人次,比增14.59%,基层诊疗占比63.1%;县级医院门急诊量74.82万人次,医疗总收入比增4.1%;县外转诊下降14.33%,县域就诊率达90.84%;县医保基金实现结余1979万元,有力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县级医院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住院费用个人次均自付明显下降,群众看病贵问题有所减轻。
在融媒体的改革上,尤溪县财政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对尤溪台各项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在人、财、物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大力扶持。2016年,注册成立了国有独资企业福建省朱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经营性业务全部转由传媒公司经营,实现“采编经营分开”。2017年传媒公司的总体运营收入达2000万元。
融媒体的建设不应该只是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人才与信息的融合共享与升级。2005年起,尤溪台致力新闻生动化、栏目特色化、影视精品化、活动平民化的“四化”改造。每年到浙江、山西、湖北等地传媒院校引进专业人才,并实行灵活绩效工资制,设立专项人才奖励基金,对全能型记者、编辑予以奖励,提升了媒体生产者的积极性。
2018年9月以县广播电视台为基础,提出“相融相通 尤为精彩”的媒体融合战略,整合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成立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形成“一体策划、线索汇聚、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发布”的运行格局,以更好地服务群众,贴近群众。
尤溪持续突破,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还在林改上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持续扩大林业经营组织覆盖面,推动“福林贷”“油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拓面增量。在镇改上有所推动,探索多元投入的筹资机制、经营城镇的用地机制、集聚人气的安居机制、园区带动的兴业机制、务实高效的服务机制等五大机制,激活发展资金、土地、人口、产业和行政服务“五大要素”。
此外,尤溪还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着力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为全县发展增添动力。如发挥各地尤溪商会作用,推动尤商回乡创业;出台《尤溪县关于鼓励引进人才的十条措施》,引进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业人才,调动各类主体改革的积极性等。
做强朱子品牌,文化为魂显活力
文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竞争力,又是发展结果的本身。
尤溪是朱熹诞生地,朱子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之一。近年来尤溪县重点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运用的工作,努力融入朱子文化圈,做精、做深、做大、做强朱子文化品牌工程,把朱子文化融入了品德教育、城乡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
在“硬件”上塑造文化氛围。突出朱熹公园、文山景区、公山景区、紫阳公园和紫阳湖五大板块。紫阳公园,是一个沙洲岛,与两岸河滨景观公园共同组成“八园十景”,分别以古城遗韵、福星高照、求索之桥、观书问水、涌泉思孝、鱼跃海天、榕荫怀古、福明烟波为主题,形成朱子文化“一环两线”的展示景区;在亲水驳岸石护栏上,刻有“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等名句,浓厚的朱子文化气息在各处展露无遗,市民散步时就能感受朱熹文化。据了解,尤溪在朱子文化投入,仅硬件方面就突破11.5亿元。
重建朱熹诞生地景点,按照“朱子风、闽中筑”风格,复原了文公祠、半亩方塘、沙洲画卦、青印石等文化遗存。目前,已建成朱子文化园一期(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博物馆、朱子文化苑等)和二期(文公小学、文公幼儿园等),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朱子祖殿项目现已完成规划设计,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四期工程南溪书院学术交流中心项目也将陆续开工。下一步,尤溪将致力把朱子文化园与文山景区、公山景区、紫阳公园和紫阳湖等五大片区37平方公里共同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2005年,尤溪成立朱子文化研究会,专门从事朱子文化研究开发工作,重点将朱熹故事、朱熹诗词及理学名言进行通俗化、故事化解读,出版了《朱子行迹传》《朱熹在尤溪》等十多部著作。组织开展朱子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四进”活动,传习朱子文化在尤溪蔚然成风。
2007年尤溪恢复朱子诞辰祭祀,尤溪朱熹祭祀活动可追溯到嘉熙元年(1237年),是古代全国唯一于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现在,每年的祭祀活动都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朱氏宗亲和学者来尤寻根拜谒,特别是台湾15万朱氏后裔每年都派代表团来尤溪寻根谒祖。
多年来,尤溪举办系列朱子文化研讨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在学术交流活动的带动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世界朱氏联合会联络处、中华朱子学会研究基地等相继在尤溪挂牌。
尤溪县还在成人礼、开笔礼等活动中诵读《朱子家训》,开展《朱子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朱子文化逐渐融入尤溪的品德教育、城乡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层面,不断优化宜居环境、提高群众素质、提升尤溪形象。
尤溪打好文化牌,依托千年古县、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尤溪土堡、风土民俗等人文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提升“全域环境”的人文内涵,全要素助力“我家在景区”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