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地处福建中部,是朱子故里、千年古县,素有“闽中明珠”的美誉。近年来,尤溪主动融入福建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围绕“践行新思想、学习新经验、建设新三明”,着力攻项目、强产业、促改革、增动力、补短板、美生态,努力多抱“金娃娃”,全面落实赶超任务,翻开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千帆竞渡”,产业稳步转型升级
尤溪是“中国混纺纱名城”,纺织业是尤溪全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地的纺织业是以革基布产业带动纺纱、织造、染整等加工行业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尤溪纺织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从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入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把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规划相衔接,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转移集聚,逐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图片一:尤溪华泰布业生产车间一角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尤溪已引进顺源、隆源、鑫森等一批龙头高端纺织企业,并推动尤溪纺织业向“高、新、特、精、优”五个方面发展。目前,尤溪已形成纺纱—织造(机织、针织)—染整(及后整理)—涂层(制革)产业链,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经济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张。2013年,尤溪纺织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在发展纺织业的同时,尤溪还依托农产品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做足农业文章。尤溪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旅游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茶产业是尤溪的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尤溪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工作,按茶类逐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手册,通过推动茶叶标准化种植和加工,完善茶叶质量监管体系,对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实行全过程规范化控制,引导企业抓精品生产。
同时,尤溪还通过培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创新营销等方式,持续打造茶产业优势品牌,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尤溪已有23家具有带动作用的茶叶龙头企业,茶产业已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尤溪绿”、“尤溪红”更是已成为公共品牌。
食用菌产业在尤溪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该产业基础扎实、企业参与热情高,群众参与面广,增收效益也较为明显。近年来,尤溪把食用菌作为农业重点培育项目,打造“一县一品”的区域特色品牌。尤溪着力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福建益升菌业等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双兴、绿兴等15个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基地,全程推广规范化种植、采收、加工,完善专业化分工服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尤溪已基本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图片二:尤溪黑木耳种植基地
产业“千帆竞渡”。尤溪围绕“3+2+5”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升纺织、林产、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壮大旅游和电商两大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生物和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引“大项目”、培“大企业”、壮“大产业”,促使产业稳步转型升级。
发展全域旅游,增强百姓获得感
尤溪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溪朱子文化园景区、侠天下景区、桂峰古民居是国家4A级景区,枕头山、九阜山、高春山庄是国家3A级景区,联合梯田是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玉井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尤溪以“我家在景区”为发展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探索生态文明全域提升路径,推动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了解,“我家在景区”的发展目标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理念,旨在通过发挥“旅游+”的龙头带动功能,引领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比重提高、质量提升,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形成全产业联动的大发展格局。
尤溪大力实施创A工程,突出项目带动,创新营销方式,强化旅游管理,全力引进建设一批景区景点,推动旅游产业提升发展。尤溪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1.7万平方米的“我家美食街”,建成了3家4星级酒店(还有2家4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中),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建成了39座旅游厕所,实现了主要景点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此外,尤溪还加大了旅游道路建设的投入,分步实施了10条旅游道路建设,开通了5条县内旅游直通专线和1条福州空港快线,实现了重要景点景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直连直通。
在全域旅游开发热潮的推动下,旅游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休闲农场、文创农业、特色民宿、观光工厂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尤溪目前拥有13个旅游特色村、4个旅游扶贫村、11个绿野乡居、2个研学旅游基地,已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福建省全域旅游试点县”,旅游产业初现雏形,旅游主导作用逐渐显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收入增幅均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
图片三:夜幕中的尤溪朱子文化园
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表示,没有文化的旅游将会变得空洞。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诞生地,尤溪的朱子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南溪书院、半亩方塘、沈郎古樟等都见证着朱熹的传奇人生。
尤溪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存,按照“朱子风、闽中筑”的风格,重建朱熹诞生地景点,复原了文公祠、半亩方塘、沙洲画卦、青印石等文化遗存,修建了朱子文化园景区。在此基础上,尤溪还突出朱熹公园、文山景区、公山景区、紫阳公园和紫阳湖五大板块。记者了解到,尤溪对这五大板块的投入,目前已突破11.5亿元。
改革破题,培育发展新动能
杨永生表示,尤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任务,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力联动”,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之路,有计划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三明医改的试点县和实验田、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4个示范县之一,尤溪在巩固深化医改成果中,一路探索总结,不断推陈出新。
2012年起,尤溪在全市率先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通过降药价、堵浪费、腾空间、调价格,挤压医药价格虚高水分,提高了医院可支配收入;2014年,尤溪开始实行医疗行业薪酬制度改革;2016年,尤溪开始实施三级联推改革;2017年,尤溪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尤溪县总医院。
尤溪县总医院院长杨孝灯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尤溪着眼“大健康”,加快实现“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目标,率先在全市开展全民健康市、县、乡、村四级共保工程试点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尤溪的医疗服务得到提升、医保基金实现结余、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群众就医难题得到改善,全民健康导向正逐步形成。2017年,尤溪民众的县域就诊率达90.84%,县外转诊率下降14.33%;县级医院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均明显下降,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
媒体融合,“尤”为精彩。在媒体改革的道路上,尤溪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探索出了一条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尤溪先后投入近亿元对尤溪县广播电视台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在人、财、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尤溪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敏说,融媒体建设,资金投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与信息的融合共享与升级。
图片四:尤溪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敏介绍尤溪融媒体指挥中心
从2005年起,尤溪县广播电视台致力于新闻生动化、栏目特色化、影视精品化、活动平民化的“四化”改造,每年到浙江、山西、湖北等地的传媒院校引进专业人才,并实行灵活绩效工资制,设立专项人才奖励基金,对全能型记者、编辑予以奖励。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提升了该台新闻从业者的积极性。
今年9月,尤溪整合县域公共媒体资源,以尤溪县广播电视台为基础,成立了尤溪县融媒体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使得尤溪形成了“一体策划、线索汇聚、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发布”的媒体运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