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主题教育示范点培育方案 (下村村)
2019-10-24
作者:佚名
来源:城关镇党委

根据镇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现就主题教育示范点下村村党支部的培育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示范点简介

下村村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土地面积10.11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26户1062人,党员51名,其中女党员6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1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8名。2018年村财收入314万元,其中林业收入2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0元,比上年增长10.7%。下村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重点村,是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新型林业经营组织单位。

二、思路做法

(一)抓学习促成效,提升党员服务履职力。一是林业课堂现场学。林业作为是下村的“绿色银行”,通过学习林业知识有助于党员群众了解林业工作,支持林场工作。采取邀请林业部门专家到现场为党员授课、划片设岗定责等方式,增强全员护林意识,实现生态效益和村财收入双提升。二是田间课堂实践学。根据近期森林防火工作重、农忙季节党员忙碌忙的实际情况,开设“田间课堂”。把《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资料带到田间地头,鼓励党员充分利用森林防火巡查和收割稻子的空闲时间开展自学。三是夜间课堂集中学。利用晚上茶余饭后人员比较集中的时机,发挥下村知青文化园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在知青影院中开设夜间课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交流。四是线上课堂自主学。支部党员每天完成一次学习强国APP晒积分比拼,通过党支部微信群推送微党课、主题教育学习材料和重要时政新闻。

(二)抓头雁强队伍,提升支部政治领导力。一是建强头雁队伍。跟踪培养村支部书记戴汛,通过党委书记亲自带,亲自教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年轻干部住村任职,改善下村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充实党建工作力量。进一步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建立年轻村干部后备台账,构建“两委”干部“储水池”。二是推动集体发展。创新“党建+”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企业、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等方式,大力发展黄金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产业,深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林场经营模式,以党建引领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盘活红色资源,充分挖掘下村村知青文化园、知青影院等“红色资源”的旅游潜在价值。立足生态资源和山水优势,推进鳄鱼园、垂钓基地、绿竹示范园的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抓群体美村貌,提升支部组织动员力。一是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级示范村建设与主题教育示范点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提升群众动员力。二是统筹帮扶力量。充分利用县委书记挂包村的优势,协调相关部门帮扶力量。通过充实住村工作组、安排镇直单位挂包的形式,集合工作力量,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抓手,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下村道路亮化、农田水利、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际工作成果。三是发动群众参与。坚持党员带头,密切群众协商,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村民群策群力,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村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的核心领导作用,引导民间组织参与乡村自治,在移风易俗、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喜事廉办、丧事简办、人情宴不办,树立移风易俗标杆。

三、初步成效

1.邀请林业部门专家到现场为党员授课3场。

2.组织党员干部为贫困户义务服务2次。

3.组织党课、主题教育辅导、微党课等各类学习12次,收集学习心得26人次。

4.赠送党员学习红色大礼包20个,村内“大喇叭”播党课已开展7天。

5.党委书记同支部书记开展谈话谈心2次。

中共城关镇委员会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0月16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