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诈骗,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落入诈骗圈套。在此,通化刑警提示谨防以下这6类骗局
1、虚假口罩广告诈骗案。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利用肺炎疫情,以售卖口罩为幌子发布虚假口罩广告,收取费用后将受害人微信“拉黑”实施诈骗。
1月30日,长春市九台区有一微信群主建立“警用安防福利群”,自称销售大量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用N95口罩,添加微信好友上百人,对群众实施诈骗犯罪,已有受害人通过微信支付货款被骗。办案民警迅速确定九台区居民杨某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最终在九台区卡伦镇一宾馆门前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抓获,当场缴获作案手机1部。杨某某在审讯中供述,自1月26日以来,其利用新型冠状病毒高发期医用口罩严重缺乏、市民急于购买的心理,在网上冒充警用安防人员虚假售卖医用N95口罩诈骗多人,非法获利人民币数千元。目前,杨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以“献爱心”捐款行骗,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社交网站等多种方式,冒用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民政慈善组织的名义,向群众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献爱心”的虚假捐款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进行诈骗。
3、以推销防疫药品行骗,假冒政府或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部门给受害人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情药品(口罩);假冒药物研究(医院)机构的名义,推广所谓防疫情“新药”;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
4、冒充航空公司以退票改签行骗,以受疫情影响航班或高铁取消为由,向事主发送机票或火车票改签信息,以退费/发放补偿款为借口,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余额。
5、冒充旅游平台客服行骗,诈骗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6、以亲属“感染”为名行骗,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某亲属疑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缴“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