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以更高站位、更强自觉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时间节点要求,以突出问题整治为突破口,以长效机制建设为着力点,精心组织、综合施策,务求重点地区、行业、领域乱点乱象得到根本遏制,长效常治机制成型入轨,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深入梳理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法律、政策、机制层面研究解决办法,形成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
——构建系统治理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整治行动纳入行业部门整体工作内容,构建各级党委领导、行业部门具体负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单位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单位负责”的要求,对重点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逐项解决、逐类落实。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群防群治、群防群控,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自治作用,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依法开展整治。深入研究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掌握黑恶势力涉足的新领域、采取的新手段、呈现的新形态,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个案督办、类案指导、下发指导性案例等形式,切实加强办案指导,确保规范文明执法。密切关注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依法严惩妨害复工复产的违法犯罪,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
——增强综合治理效能。综合运用政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健全政法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线索发现移交、通报反馈制度,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强化监察、司法、检察建议和公安提示函的跟踪问效,做到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建立源头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人缘地缘优势,对各类诉求和问题及时掌握、预警、调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结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健全重点地区滚动排查整治机制,统筹基层资源力量,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让黑恶势力在城乡无处容身。
强化组织保障
确保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