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致富“点子”多 脱贫不用愁
2020-07-02
作者:佚名
来源:三明日报

6月29日,一大早,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61岁的村民蔡合欢就赶着出门了,他每天都要花费1个多小时巡查1公里左右的河道,细心清理垃圾,事事记录,拍照反馈。

“乡里安排的河道专管员工作,让我多了一份稳定收入。”今年,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蔡合欢成为了村里的一名河道专管员。

蔡合欢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常年卧病在床,37岁的儿子患有听力障碍,自己也患有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仅靠每月1000多元的低保金艰难度日。

“2016年夏天,第一次上门走访时,看到这个家庭的状况我们十分痛心。”蔡合欢的帮扶责任人林昭丰说,首先帮助解决的就是蔡合欢一家看病难的问题,扶贫工作组第一时间联系乡镇卫生院,组织家庭签约医生,每月定期上门为他们做身体检查。

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何让这个家庭维持生计、增加收入?

最初,扶贫工作组通过了解得知,蔡合欢曾从事过养猪行业,就帮他申请了3万元小额贷,以及省里的扶持资金,帮助建起猪圈,助力他发展生猪养殖。起初生猪养殖一帆风顺,2016年12月,这个家庭还实现了脱贫。但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蔡合欢家的40多头猪全部停养,致富不成还差点返贫。

遭遇挫折后蔡合欢没有放弃,在扶贫工作组的引导下,他将目光转向了养鸭和黑木耳种植。

“去年养鸭成效不错。”蔡合欢说,有了畜牧站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他每天都把鸭群赶到离家较近的山泉水边,进行自由放养,养出的鸭子肉质更加鲜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去年养的300多只鸭子,每只可售价60多元。

微信图片_20200702102014.jpg

▲蔡合欢钻研黑木耳种植技术

“今年还入股了村里的食用菌合作社,这几天合作社的黑木耳就要开始种植,相信新的合作模式会有更好的效益。”蔡合欢介绍,今年是他种植黑木耳的第二年。去年,扶贫工作组帮他申请了1万元的中央扶贫资金种植黑木耳,今年,为帮助他减轻风险,增加收入,扶贫工作组又帮助他申请了3450元中央扶贫资金和省级扶贫资金入股了村里的食用菌合作社。

“现在我只需要参与种植,技术管理都不用愁,每年都有分红。”蔡合欢笑着说,他还算了一笔账,去年多种收入加起来,家里总收入有6.94万元。

凭借踏实肯干,扶贫工作组还尽可能的帮助蔡合欢通过“兼职”增收。如村里给他推荐了“打酒”的手艺活(这是红曲酒酿制的步骤之一,通过在布袋中装入发酵好的酒曲,将酒液压制出来的工序)。今年春节前后,周边村的几个酿酒户都邀请他帮忙“打酒”,光靠帮助村民“打酒”,蔡合欢收入了3000多元。

“我们以扶志为基础,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帮助每个贫困户都制定两三个发展项目。”溪尾乡扶贫办主任姜利材说,多一个发展项目就能够给予贫困户多一份保障。

在扶贫工作组的介绍下,蔡合欢的儿子蔡宽锦也在10多公里外的溪尾乡九峰村养猪合作社谋得一份工作,因回家不便,蔡宽锦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今年3月,蔡合欢的妻子因病去世,妻子走后,孤独让蔡合欢对在外打工的儿子越发思念。

想儿子时,父子俩就靠手机发信息,关心和思念通过指尖透过手机屏幕无声地传递,这也让蔡合欢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看看今年还能不能多做些事,准备攒钱给儿子娶媳妇。”蔡合欢认为,只要肯努力,生活一定有希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