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半山村:“旅长书记”带来的美丽蝶变(下)
2020-07-10
作者:欧秀芬 严良钤 黄功兴
来源:尤溪电视台

短短几年时间,让家乡半山村旧貌换新颜,让林上斗倍感欣慰。而接下来如何加快产业发展,促进村财和村民增收,是林上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那么他会如何带领村民振兴产业,实现村强民富呢?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核心。而现状是,半山村村小地少资源缺,没有产业,大多数劳力外出打工。

 

如何打开局面?经过深思熟虑,林上斗首先想到了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整合。“首先是把合作社成立起来,因为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产业发展,只有规模、品牌,才能使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卖出好价格。 通过我们这样的平台,可以带动一产二产,能够引进我们的村民回村创业,回村就业。”林上斗说。

 

随即半山村成立了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全村230户、1060个村民,全都入股合作社,每人投资200元股金,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利用、林木花卉和特色水果种植等多种经营,发展150多亩牡丹、20多亩桂树、全省首批面积最大的270亩绿桐基地等。村里依托合作社,推广种植新品种黄金百香果,由合作社垫付搭架、果苗资金,收成时,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使用“半月岛”品牌,统一对外销售。有了品牌、资金和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多年在外打工的林上招果断回乡带头种植,如今他已是村里百香果种植的带头人之一。林上招表示,通过合作社平台统一销售,百香果卖得非常好,不仅自己受益,也带动了农民增加收入。

今年已有20多户村民利用村里180多亩荒田荒山,种植百香果实现增收。

 

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也是合作社的股东,退休在家的吴爱珍老师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村里的发展后劲。乘着这股东风,这段时间她开始在家建设自己“多肉植物园”,现在已经初见雏形。“很想跟上美丽乡村的步伐,把我的庭院布置好,小庭院也能体现一个村里的美,未来还想打造一个花园式的餐厅。”

 

在优化环境吸引村民回乡创业就业的同时,村里还将1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本村贫困户扶贫入股资金注入合作社,所得利润直接让贫困户受益。72岁的林上术老人患偏瘫多年,行动不便,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年村里发展了,老人也实现了脱贫。

 

资源整合的第二步棋,就是依托村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记者在半山村看到,河岸边和半月岛上保留了众多香樟、榕树、桂树等古树名木,树龄在200年以上的香樟树,就有30多棵。半月岛外围的树丛竹林中,吸引了两三千只白鹭、夜鹭、池鹭等在此安家栖息。为此村里专门兴建了观鹭台,既保护鹭鸟的正常栖息,也满足了人们观鸟、爱鸟的兴趣。2016年9月,半山村被中国绿发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称号。

 

从打响村里的自然资源品牌入手,林上斗等村两委班子确定了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闽中山水养生村”“闽中生态旅游村”的目标定位,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改建成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同时购进十余条竹排,开发“坐竹排、观鹭鸟、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如今,村民的就业增收空间不断拓展,本村110多个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旅游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工作,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到家门口就业。据了解,五年时间,村民从中实际收入达400多万元。林上斗表示,要让群众都参与进来,让大家有幸福感,有获得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