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体残障、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成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聚焦贫困残疾人群体,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相结合,精准施策,确保全县未脱贫残疾人口全部脱贫。
眼下,正是茄子、黄瓜、豆角等蔬菜大量上市的时节,汤川乡赤墓村村民卓景盘夫妇一早就将采收的蔬菜运往收购点批发销售。几年前,卓景盘家还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卓景盘是听力一级残疾人,妻子伊凤玉是肢体三级残疾。一户多残,夫妇俩的日子一直跟贫困挂着勾。“因为自己手不方便,老公聋哑,靠种水稻维持生活。以前家庭比较困难,小孩子要念书,家中还有老人需要照顾,经济条件比较差。”伊凤玉说。
地处高海拔的汤川乡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是发展蔬菜种植的好地方。为了帮助卓景盘家庭摆脱贫困,各级帮扶部门结合夫妇俩的实际情况和身边现有的资源,鼓励他们种植蔬菜,通过助残政策服务,卓景盘一家成功申请了残联扶持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央扶贫专项资金。有了技术、资金支持,夫妇俩开始了种植蔬菜的创业之路。汤川乡赤墓村党支部书记卓传墩介绍,通过残疾人岗前培训,卓景盘蔬菜产业大大提高。
春种、秋收,有了娴熟的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亩数,卓景盘家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好。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如今,两个孩子也毕业了,都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卓景盘的家也已经是新建的农村小洋房。
为激励更多残疾人自主脱贫,我县坚持扶志扶智,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寻找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脱贫门路。根据不同的贫困残疾人,各级帮扶部门通过核查调查实际需求及困难问题,采取一户一策,精准辅以技术、资金等惠残助残政策扶助。“首先要给他们树立身残志坚的意念,能够克服就业创业中碰到的困苦,我们也加强县乡两级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大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汤川乡党委人武部部长詹颖说。
多年来,我县通过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和志智双扶典型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贫困户,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致富信心,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信心。县残联副理事长潘世锋表示,利用残联就业创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一户多残生活困难补助,助学等社会保障,就业创业项目扶持政策的工具箱,采取夯紧助力巩固脱贫,下沉一线调查帮扶,县乡村联动帮扶等措施,为身残志坚,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就业创业的贫困残疾人摆脱依赖,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提供支持和帮助 。今年来,全县共帮扶就业创业89户、一户多残405户,今后还将继续重点跟踪贫困残疾弱势群体,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