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蚊子种群分布如何?季节消长呈怎样的趋势?为了掌握疟疾蚊媒的动向,每年5—10月,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在全县选择监测点开展蚊种类和密度监测工作。
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也是常见的蚊种之一。傍晚6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西城镇和平村。据介绍,这里离居民区较近,又有水田,是蚊子喜欢的地方。
只见工作人员选择一处平地,在上面支起了一顶蚊帐。与普通蚊帐不同的是,它有两层,里面一层垂到地面,外面一层则短一些,悬空距离地面约20厘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周培聪介绍,这是专门用来监测蚊虫的蚊帐,是双层结构,有内帐跟外帐。内帐主要保护我们在监测过程当中不会被蚊子叮咬,外帐主要功能是把蚊子诱到内蚊帐边上,使蚊子不会再飞离这个地点。
据了解,今年的监测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每半月一次。监测时需要工作人员持续整整一夜,从晚上6点至第二天早晨6点。别看只是坐在内层蚊帐,露出胳膊和腿来诱蚊,但工作却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舒服。
村民黄大哥在内帐“以身诱蚊”,周培聪则每两小时进入一次外帐,手持电动吸蚊器,收集落在蚊帐上的蚊子。
监测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小时,当晚的蚊子意外地少。
考虑到监测频次,他们需要随后再找一天对当晚的检测点做个补充调查。经商议,工作人员决定更换监测点。大家重新架起设备开始监测。这一夜注定无眠。
捕捉蚊子只是第一步,工作人员在第二天还必须把蚊子进行冷冻,然后分笼收集,一只一只地辨认分类。据了解,此前的监测中,工作人员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捕蚊法,已捕获蚊虫466只,其中,中华按蚊17只、三带喙库蚊202只,其他蚊种247只。接下来,县疾控中心将继续做好蚊媒监测调查和数据分析,为我县疟疾防控、防蚊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