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经过多年的引导扶持和推动,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小菌菇”成就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支撑。
日前,在位于洋中镇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技术人员正对黑木耳、香菇等菌种的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完善。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负责人林叶表示,每年引进3到5个食用菌的品种,在品种上探索新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培育新品种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
目前,我县已实现银耳、绣球菌、香菇工厂化生产,栽培食用菌近5000万袋(瓶)。全县食用菌龙头生产企业达19家、合作社498家,推广种植食用菌菌类28个。其中,黑木耳被列入首批“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以来,我县引进昌利、安丰公司等食用菌加工企业,带动祥泰、双兴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县有1200多户农户种植黑木耳2500多万袋,实现农户增收5000万元以上。”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彭传尧说。
与此同时,我县加强了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实践,在祥泰、十都、双兴等十多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尤耳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尤耳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陈盛益表示,以“合作联社+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对县内黑木耳统一技术推广与指导、原材料采购、品牌推广、包装、运输、销售,带动全县1200多户菇农发展黑木耳,同时积极打造“尤耳”食用菌公共品牌,提升尤溪黑木耳的品质与品牌影响力,推动尤溪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
西滨镇双洋村黑木耳种植大户蔡华宁告诉记者,通过合作社的带动,2019年他种植黑木耳10万袋,收入达52万元,今年扩大种植规模,准备种植15万袋,预计收入达到75万元以上。
此外,县财政每年还统筹资金500万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并以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创建为契机,推进食用菌加工集中区建设,推动安丰、天益、祥云等精深加工项目开发建设。安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向荣表示,在洋中镇及周边乡镇,建立黑木耳、香菇、灵芝生产基地,满足生产加工的原料。同时,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人发展食用菌。
近年来,随着省级农民创业园、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的先后落户,我县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2019年全县食用菌鲜品产量10万吨,实现产值12.4亿元,累计带动5100多户农户、1.1万人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