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县的再生稻进入收割期,其中,节本增效的机械化收割成为田间地头闪耀的主角。在城关镇包溪村,荒地复垦后的稻田里一片金黄。据种粮大户李铭旺介绍,这片近百亩的稻田是由弃渣场改造而成。因之前石头多,田埂高低不平,我们专门从江苏引进设备加装在拖拉机上,提高了效率。在改造过程中,新型农机设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了解,李铭旺所在的合作社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以前再生稻用手工割,人工费贵,现在合作社用机收再生稻,大大节约了成本。今年,该社的水稻种植规模达到3000多亩。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5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可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今年开展作业服务面积14.436万亩,服务机耕12.3万亩,机收0.2万亩,托管服务约0.8万亩,服务范围涉及14个乡镇、230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