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 联合梯田“三级跳”丰产增收 美乡富民
2020-10-07
作者:严良钤 黄功兴 陈金华
来源:尤溪电视台

10月伊始,联合梯田上壮美的景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玩。近年来,联合梯田通过集体合作、数字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三级跳”,解决了耕作难、收入低、强度高难题,实现丰产增收,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在联合镇,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天梯凌空,直通天际;金灿灿的水稻逐渐开始收割。联合镇水稻种植户林直根介绍,今年又大获丰收,每亩可增加200多元的收入。

 

联合梯田,开垦始于唐代开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2018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然而,也正是这样一块宝地,曾经也面临着逐年抛荒的困境。联合镇党委书记陈祥耀介绍,联合梯田共有260多户种植户,以前每亩产值不到1400元,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梯田线条虽好看,但耕作难、收入低、强度高,每年镇里为防止抛荒而费尽了脑筋。

 

把粮食产能保护好,把藏粮于地战略实施好,是落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县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成功实现联合梯田“三级跳”。

 

在“第一跳”中,联合镇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将零散的耕地资源集中起来,实现土地整村流转,集体合作连片开发和保护梯田。这种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种植与经营模式,不仅解决了个体耕种效益低问题,还保证了耕地有人种,稻谷品质明显提升。如今,梯田上平均亩产干粮由490公斤提高到510公斤;平均每公斤3.2元的收购价格,更是比去年提高了近1元。全年,全镇仅水稻种植就可增加收入600多万元。

 

此外,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尤溪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2019年当地政府又引入企业打造农业物联网标准示范园,在1000多亩联合梯田安装了摄像头、天气预报监控、小型气象站等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可视化。通过物联网,专家可以远程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城市消费者可以安心消费,甚至认购一片自己的梯田。通过云端农业种植模式,联合梯田完成了它在逆境中华丽的“第二跳”。

 

此外,近年来,联合梯田开展了“整村整线整台区”实施电网升级改造,以电能替代的方式进行生活生产劳作。县供电公司联合供电所所长陈仪熀表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供电所员工,以前看见老乡们觉得种地不划算,都外出务工,靠上山砍柴,影响环境,收入还不稳定。如今,烧柴火、用煤球的场景再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全电厨房、民宿全电供能、粮食制种全电烘烤,为旅游业兴起打下基础。眼下,在联合镇,锦绣梯田、小禾休闲农庄等一批优质旅游项目逐步开发起来,为周边村民提供了300多个的就业岗位。而梯田里引进种植和加工的黄金柚、水蜜桃等水果,也给该镇每年带来近1500万元的增收。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让联合梯田完成了“第三跳”。

 

如今,村民们又都陆续返乡种植与创业,保护耕地、粮食安全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每年梯田接待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约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0万元;农家乐和民宿接待游客近万人,户均营业额达到20万元左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