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滚,林深水美的麻洋村位于尤溪县中西部。多年来,全村上下一心,努力奋斗,交出了三份礼赞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答卷”。
第一份“答卷”是再生稻飘香。麻洋村“两委”干部把再生稻种植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在省、市、县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以超高的产量引导村民种植再生稻。
以村民曾繁辉的一亩地为例,双季稻亩产量是800公斤,而再生稻却达到1271公斤。
尝到甜头的曾繁辉自愿当起了再生稻的“形象代言人”,见人就夸再生稻的优点,国庆节那天更是让媳妇蒸了几大桶米饭,请乡亲们一起到他家品尝香甜的再生米饭。
第二份“答卷”是林木丰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这无疑给拥有13005亩林地的麻洋村带来了福音。
麻洋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民旺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村集体的山林。
林改初期,麻洋村财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500元。受益于林改,2019年村财收入达44.5万元,人均收入12200元。
护好青山,鼓起腰包,这样的林改,改出了村民的美好生活。
第三份“答卷”是乡村振兴。近年来,麻洋村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为奋斗目标,发动群众发展生产,吸引优秀青年回乡创业,种植荷花100亩、百香果30亩、槟榔芋50亩以及养殖山地鸡2万多羽,为麻洋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鼓励优秀青年党员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柔性引进水稻种植方面院士专家开展科技帮扶指导,为麻洋人才振兴带来新的希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修改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评选星级文明户、村民自管自治,为麻洋文化振兴丰富新的内涵。
优水质、拆旱厕、清河道、重环保,享蓝天绿水,为麻洋生态振兴描绘新的蓝图。
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站、板凳议事厅,探索党员群众板凳议事制度,为麻洋组织振兴提供新的保障。
麻洋村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