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聚集,才有城的繁荣。十几年来,随着镇级小城市发展的步伐,许多偏远、高山片区及周边乡镇的居民被吸引到洋中这块热土。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乐”,成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民生要务。
走进洋中梅峰新城,楼宇规划有序、绿树繁花成片成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乡村宜居图。洋中镇梅峰社区居民朱能权告诉记者,统一规划,住的舒心,环境优美,生活方便。
为推动人口集聚和示范小区建设,2015年,洋中镇规划建设梅峰新城社区。在建设过程中,该镇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出以注重规划“一张图”、坚持布局“一盘棋”、突出建房“一条线”、抓好监管“一条龙”的“四个一”模式。洋中镇梅峰社区居民陈登雷介绍,建房时推荐选出理事会,管理财务及监工,百姓都非常满意。洋中镇梅峰村党支部书记蔡尊彬表示,根据因地制宜我们由住建和设计院给的几种方案,召开拆迁户大会,少数服从多数,共同来选择适合的户型 。
整洁道路连接每家每户,房屋四周的绿化郁郁葱葱,自来水、路灯、健身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梅峰新城社区已经成为洋中镇级小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共48幢楼栋,安置有5个乡镇16个村、1700多户7470多人。洋中镇梅峰新城居民张辉告诉记者,搬来以后,生活上得到了很多的改善,小孩上学方便,实现家门口就业,老人看病也方便了。
梅峰社区是新型的农村社区,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为此,洋中镇立足“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行“跨村联建”,一方面让各村保留建制,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让社区居民仍然保留在老家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成立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几个村形成社区党委,以各村书记为党委成员,每月开展联席会议制度,对村民反映的诉求,社区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通过联席会,大家一起探讨解决。”洋中镇梅峰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美乐说。
不仅如此,在发展过程中,洋中本地原住民也以开放的姿态、开明的政策欢迎新居民的到来。洋中镇梅峰村党支部书记蔡尊彬表示,集镇人口的集聚要靠本地村民要有包容大气的心,搞民间活动要积极、主动邀请把外来的百姓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大家庭。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未来,洋中镇还将通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蝶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与百姓一道,谱写幸福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