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一老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视频中,老人独自冒雨交社保,却被拒收现金,满脸无助,令网友揪心。
还有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车站遭拒,老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无法缴费等等,多起“老人被高科技抛弃”的事件一直在上演。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老年人“止步”于智能化?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过这一道“数字鸿沟”呢?下面,就跟随我们记者的采访一起去了解看看。
在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醒目的“无健康码登记处”标识设立在大厅门口,并有医务人员在现场做进院人员的健康码登记。县总医院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科主管护师余丽珠表示,很多老人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会出示健康码。老年人要来看病,总不可能赶走他们。所以社区医院给老年人登记了健康声明。
看似简单的出示健康码的动作,折射出的是老年群体和智能时代之间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有市民表示,老年人有的跟不上时代,特别是交水电费、去银行存款、取款等,这些年轻人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操作的,但老年人就没办法操作,教了很快就会忘了,也学不会。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老年人却越来越被科技边缘化。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过这一道“数字鸿沟”呢?对此,不少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市民表示,年轻人下班回去的时候,可以多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至少在支付上面可以多教教,如果一起出门的话,可以在旁边看着操作,如果哪里不会的话,就当场教。
现如今,大家出门办事,不论是吃饭、购物、就医、坐车等等,仅靠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但在大多数人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往往就忽略了老年群体的“尴尬”。
智能时代的步伐走得再快,也不能将任何一位老年人丢下,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应多一份关爱,多一点包容,提供人性化的特殊服务,要让老年人感受到人情温暖,社会有爱,而不是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