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教您擦亮双眼,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021-02-07
作者:佚名
来源:北国网

领导主动加微信,请你帮忙?领导遇到问题,请你帮忙周转资金?

小心!着背后可能是新型电信诈骗!面对“骗子演技无下限,冒充领导来骗钱”的情况,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消费”)提醒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谨防电信诈骗。

虚拟身份诈骗案件回顾

某公司财务科科长王某,收到公司董事长吴某发来的QQ消息,称其不方便接听电话,让王某联系广东的姚总收取合同款。王某没有怀疑,直接与“姚总”取得联系,“姚总”称已将65万合同款打到了吴董的私人账户上,随后又称合同有问题,要求退还合同款。之后“吴董”通过QQ让王某先从公司账户打65万给“姚总”。王某打款后,在公司遇到吴董,核实后发现自己被骗。

案件分析:

在这类诈骗案件中,通常接到诈骗信息的受害者在添加所谓“领导”好友后,对方都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单位,让受害者逐渐放下戒备,之后便请求受害者帮忙转账,一步步引入诈骗“圈套”。

警方提醒:

单位、组织务必定时检查内部通讯录情况,发现非工作人员请及时清理;涉及转账、汇款等,务必通过电话等途径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质疑对方,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单位的人或事,核实对方身份;如果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咨询。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发率、案件总数不断上涨,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合法权益。为了净化金融市场环境,国家也明确规定了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定义及法规: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移动电话、固定电话、IP电话)短信、网络(如电子邮件、QQ、微信)、信件等媒介设置圈套、发布虚假信息,骗取他人较大数额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犯诈骗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马上消费提醒您,远离电信诈骗,不轻信、不汇款,擦亮双眼,识别骗术,捂紧钱袋应万变。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也在不断加强科研创新,以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的消费金融环境,同时积极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金融知识,与大家共同抵制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谐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岁末年初,大家在合家团圆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