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连镇华:村里的“老班长” 脱贫攻坚“带头人”
2021-02-23
作者:林敏 严良钤 黄功兴
来源:尤溪电视台

中仙乡的吉安村曾经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75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7年,省测绘院党员干部的连镇华来到吉安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城市到农村,他带着初心和使命,短短几年,让这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大梨茶树的油茶果是吉安村的特产,每年的采摘期,连镇华都要到油茶山来看看。前些年,在外打工的张登炜回乡试种野生大梨茶,随后在连镇华帮助下,成立了大梨茶专业合作社。如今,全村种植面积已达1100亩。张登炜表示,大梨茶产量比油茶产量会偏少一点,但大梨茶油的品质比小茶油的品质更好。

 

吉安村耕地少,山地多,连镇华和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各种特色农产品。去年,53岁的村民张登耀种植的百香果畅销,获得了十万左右的收入。

 

2017年12月,作为省测绘院党员干部的连镇华来到吉安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村部只见几个老人家在晒太阳,没看见年轻人。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映象,那时的吉安村就像是一张白纸。不仅如此,他在第一次召开村两委会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不知道”和“没办法”。他意识到,吉安村落后的根子就在思想上。为此,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吃货”,时常主动到村书记家吃饭,又在村主任家“赖着不走”,还组织村两委干部的“小聚会”,与村两委班子谈心谈话。

 

一贫如洗,又充满一切可能性。他带着村干部走村入户,看看村里有什么资源,了解致贫的原因。在调查过程中,村两委班子在村财增收、精准扶贫、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点子和新想法。中仙乡吉安村党支部书记郑子洋表示,一个挂职的书记都这么认真勤恳的工作,作为本村的村干部更要向他学习。

 

“对内强产业,对外谋政策”。连镇华还积极向上申请美丽乡村建设补助55万元、吉华溪生态水系项目补助800万元,获得省级“点对点”补助每年40万元,为吉安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连镇华还表示,村里做的项目都是按村里百年大计来抓,把项目的钱用好,把项目的质量抓好。“每个村都有新的建设,变化很大。连书记来到吉安村带来了很多好处。”中仙乡吉安村村民陈子贵说。

 

如今的吉安村,山上油茶果、山下百香果,“两果”产业已见成效;在建的河道护岸、干净整洁的村内足球场,村容村貌获得明显改善。在连镇华的带领下,吉安村2018、2019年的村财收入达到了30万元以上。2019年10月,实现了“贫困村”摘帽,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