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管前镇聚焦“两不愁”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户发展金柑、粮食、小吃等产业,减轻产业发展负担,激发生产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位于该镇洪村村的陈德深就在产业扶贫的政策下,做起了豆腐生意,不仅摘下了穷帽,还有了更多的奔头。
由于脊柱侧弯,陈德深不能干重活,2014年以前,他只能在自家的山田里种种橘子,100多棵橘子树,一年只能卖两三千元。而他的妻子郑碧华因早年患病导致聋哑。2014年,陈德深一家因一户多残,没有劳动力,生活困难,被定为省定贫困户,并由镇挂洪村村驻村工作组成员蒋宗恩和该村村主任陈德煌挂包。
原来,豆腐是当地的特色小吃。除了白豆腐外,这里的油炸豆腐也是香嫩可口,深受村民喜爱。每天凌晨四点左右,陈德深和妻子就要起床炸豆腐,而前期的浸豆、磨豆、煮豆浆等系列准备过程则要在前一天完成。
在帮扶中,蒋宗恩和村主任通过争取中央、省级以及残联创业专项扶持资金9000多元,为陈德深增添更换了蒸气炉、磨浆机等加工设备,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在村里卖豆腐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除了村里邻居到作坊来买外,都要靠自己流动叫卖。为此,陈德深在凌晨炸完豆腐,就要骑着摩托车载着豆腐到附近各村去转。
由于今天有事耽搁,陈德深上午做好的豆腐还没卖完,中午匆匆装好后,他骑车载着豆腐出发了。离开村子一路没有什么人家,最近的便是距离洪村五六公里的沙县下洋村。
靠着口碑,陈德深积累了不少客户,如今他年盈利能达到一万多元,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而看着陈德深过上好日子,蒋宗恩也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