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风展红旗,如画三明。
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三明红色底蕴深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如何用好“一区三地”红色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依托融媒体优势,创新学习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入网乘云”,构建起多样化、分层次、全覆盖的宣传宣讲格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党史“掌中学”,学史伴我行;党史“云课堂”,信仰筑心间;直播“云宣讲”,故事接力讲……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的“创新动作”,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推出“云课堂”,
党史宣讲“活”起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宫……”7月23日,3.63万名受众通过网络,跟随宣讲员赖淑超的脚步,“走”进了沙县区夏茂镇文昌宫。
“因拌面扁食闻名,又远不止拌面扁食,有机会一定去体验!”网友“无极”在屏幕前,一起学习了闽西北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的革命历史。直播结束后,他表示这堂课“既深刻又‘解渴’”。
巧用线上“云课堂”,党史学习“不打烊”。“云课堂”摆脱了空间、场地、距离的限制,让党员充分利用碎片化的业余时间学习,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的空间外延,让更多优质党课“飞入寻常百姓家”。
团市委宣讲员到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开展“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网上主题宣讲直播;将乐县开展“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党史故事走进常口村“云宣讲”活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我市多措并举创新教育模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同时,发挥资源优势,活化红色资源,依托161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53条学习线路,我市在“云端”开辟“第二课堂”,让革命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
以“云”为媒,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自3月起,我市创新推出党史故事“云宣讲”活动,每周直播走进一个红色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或中央红军村,让党员干部群众隔屏感受红色三明,目前已举办20期、在线观看人数超2300余万。
从“云端”走入寻常百姓家,“云课堂”打通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丰富我市干部群众的学习和文化生活。
培育“云讲师”,
党史宣讲“热”起来
5月4日,共青团三明市委推出原创歌曲《去奋斗吧》MV、《亲爱的党,我想对你说》等系列视频,献礼建党100周年,全网播放量超117万人次。
2020年5月,为凝聚“后生仔”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团市委组建“三明后生仔宣讲团”,分为“三明红色故事”和“三明实践故事”两支宣讲小分队。他们谈初心、讲政策、说变化,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让青年听得清、听得进、听得懂。
用青春的力量,传播党的声音。目前,宣讲团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形式宣讲200余场次、受众超550万人次。今年6月,“三明后生仔宣讲团”入选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群体,我市多路并进,在线上推出“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套餐”,让党史宣讲形式新、内容实、接地气、有人气。组织老党员宣讲。推出“近听老人言”百人百集系列微宣讲节目,百名65岁以上老党员以过来人讲亲历事、身边人讲身边事形式,讲述党的故事,已推出38期视频,吸引2446万人次点击观看。
组织巾帼英雄宣讲。开展“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活动,妇女先进典型代表生动讲述“三明实践”故事、红色故事和巾帼奋斗故事,已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5期,辐射人数达100万人次。
培养青少年宣讲。清流县实验小学聚焦青少年群体,培养“党史小教导员”“红色故事小演员”“红领巾小讲解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青少年,展示老区苏区县青少年时代风貌。
……
讲师“云”上讲,党史故事随身听。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街道社区……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从党史中汲取赓续奋斗磅礴伟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打造“云精品”,
党史宣讲“潮”起来
“我爱你,祖国!我爱你,中国共产党!”
“当初,站您面前立誓言;如今,在您身旁守初心;往后,为您无悔献芳华。”
……
在仲夏的微风中,我市党员干部们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的感受写在电子“明”信片上,将心里话说“寄”给党听,将工作的澎湃激情,汇聚成奋进的力量。
4月中旬以来,我市开展“我心向党·书信明理”微体会征集活动,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好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纷至沓来的征集投稿中,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学生、普通群众参与谈心得、写体会,抒发对党对国家对行业的热爱。截至目前,已有71期458张优秀“明”信片在媒体上刊发展示,共吸引16余万人参与。
花开线上,根在线下。“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既需要探索创新,更需要精准落地。
为选好切入口,吸引更多人“同频共振”,我市紧贴群众需求、融合多彩文艺,策划一批精品活动和党史文艺作品,多点开花,构筑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文艺宣传宣讲矩阵:
精心策划“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线上直播;创作推出《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情景音乐党课;网络直播“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党史故事宣讲比赛;组织党员干部在微信云端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让党史学习教育“打开方式”更别出心裁。
“云精品”引起群众思想“共鸣”,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老家是河南的,在三明生活了10多年,很想了解三明的革命历史,通过观看线上党史故事宣讲比赛,我的心愿完成了。”来自河南的江小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