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到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头季干谷平均亩产864.03公斤,再次刷新了该品种的高产记录。
在麻洋村的百亩再生稻示范片里,金灿灿、沉甸甸的再生稻随风摇曳,丰收的景象十分喜人。专家们在考察了田间现场后,一致认为该示范品种抗性强,长势均衡,结实率高。其栽培技术和管理还获得了在场院士专家的肯定与点赞。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表示,今年“内6优7075”这个品种的示范很成功,防治也做的非常好,几乎没有二化螟的危害,这一片田还是丰收的景象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尤民生表示,再生稻除了有个好品种外,栽培管理也很重要。麻洋村再生稻栽培管理做得很好,二十几年来产量都很稳定,在全国是比较高的。
随后,专家们随机抽取了5片田块,并经过测量、收割、称重等工序进行现场验收。最终确定再生稻“内6优7075”头季平均干谷亩产864.03公斤,较去年增产了40多公斤,再次刷新了该品种的高产记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尤溪县麻洋村的再生稻作为“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和“优质绿色高效水稻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的试验示范基地,不仅培养了一批乡村产业振兴的企业科技骨干和乡土能人,更是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谢华安表示,这些品种在麻洋示范好了以后将逐步向外推广,今后的目标是要使整个再生稻生产水平提高,要保质保量、降低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这也是今后要形成的一套绿色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