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镇在推进扶贫攻坚中,精准把脉,因户施策,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抓好金融小额信贷扶贫、产业扶贫等工作见成效。
寒冬时节,洋中镇梅峰新城蔡建翰的家里却暖意融融。
蔡建翰是洋中镇际口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让他住进了新家,这里交通方便,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不仅如此,针对因病因残、劳动能力散失、收入低微的贫困户,洋中镇探索建立小额信贷+企业帮带的机制,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投资福建光华百斯特有限公司,并定期分红,这也让蔡建翰一家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蔡建翰:“我是因为眼睛看不见,老公老婆都是残疾,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就政府救助我。”
通过政府搭台,一些爱心企业也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中。福建光华百斯特公司对洋中镇洋边村216户农户免费供应沼气,还对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
57岁的陈知杖是台溪人,在光华百斯特公司上班已经十个年头了,两年前他的孩子也进入该公司后勤工作。
贫困户陈知杖:“现在我们两个都在这边上班,有稳定的收入,公司对我们也很照顾。”
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长光:“我们首先通过由企业出资,对那些自身散失劳动能力,家庭也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这些特困贫困户进行兜底。我们承担了洋中镇20户48个这样的特困贫困户,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这样一些弱势的贫困户,我们以提供给他就业岗位的方式,安置了我们县洋中、汤川、联合等地的34户50位这样的弱势群体。”
真扶贫、扶真贫、重长效,近年来,洋中镇着重在“准”和“实”上找问题、下功夫,务实推进精准扶贫,真正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增收致富,早日脱贫。
洋中镇党委副书记余世辉:“我们对有生产发展意向的贫困户,通过建立组织引导,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引导其种植油茶、食用菌、脐橙等特色产业,对有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的扶贫户,通过政府搭台,帮扶人推荐、引导其到宝亭洋、樟溪坂工业园区就业,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