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结构优、生产方式新、农村改革活、乡村环境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振兴乡村要从哪里着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在坂面镇仁厚村,这里的村民异口同声地说要从修路开始。
连日来,在坂面镇仁厚村仁厚大桥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团队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工程施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总造价约710万元,将建成长133.16米,宽9.5米,设计荷载公路二级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仁厚大桥工程项目总工 郑瑞程:“我们仁厚大桥从去年10月份进场,到目前已经完成水下部分的建设。目前正在施工的1个墩柱,全桥有10个墩柱,已经完成了6个。两边的桥台,0号台和6号台现在基础已经全部完成,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整个工作面全部是打开了。接下来我们关键控制性重点还是在上部构造,我们计划在七月份之前把梁面架上去,把这个工期尽量的缩短,提前到今年年前完成。”
据了解,长期以来,仁厚村村民南北居住,仅靠摆渡来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先后修建了两座钢索桥,村民的出行得到了初步改善。但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侵蚀,钢索桥已破烂不堪,无法整修,于2011年被鉴定为危桥,村民出行受到严重影响。
坂面镇仁厚村党支部书记 叶仁塘:“木板烂掉了,钢绳也出现断裂,如果没有改造,村民只能提心吊胆的在这个桥面上走,重车根本通不了,只能两轮摩托车通过,还有板车之类的。”
村支书叶仁塘告诉记者,对岸山上的毛竹林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这些年,由于钢索桥通行能力的制约,竹林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叶仁塘:“老百姓不敢砍,没桥砍了也运输不下来,就只能放在那边。如果这座桥建起来了,毛竹林各个资源都盘活了,同时将会给我们仁厚村带来极大的交通便捷,连接206省道,衔接莆炎高速闽湖互通口,能够为我们仁厚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前景。”
近年来,我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将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财力办好惠民实事,其中,镇村道路改造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及危桥改造工程等项目,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