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专版头条刊登县委书记杨永生署名文章 ——让梯田焕发新生机
2018-04-27
作者:杨永生
来源:新尤溪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近18年期间,曾三次深入尤溪县调研,对尤溪工作提出了“以农为基”的指示,为尤溪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8年2月,尤溪“联合梯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月19日,尤溪“联合梯田”在意大利罗马获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这是尤溪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尤溪工作的指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建设“我家在景区”新尤溪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全县提升遗产保护水平,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4月19日,在意大利罗马,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粮农组织正式授予福建尤溪联合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奖牌,图为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接过副总干事MariaHelenaSemedo代表粮农组织授予的奖牌。

 

精工细作 保护尤溪农业文化遗产

作为尤溪农业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努力,“联合梯田”终于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仍面临着耕地抛荒、劳动力流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诸多挑战。尤溪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优先为原则,秉持联合梯田传统农耕方式中原有的生态环保理念,加大对联合梯田的保护力度。致力广泛宣传,进一步增进尤溪民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致力争取资金并向联合梯田周边村庄倾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优化梯田周边环境。致力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组织联合梯田核心区各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大复垦梯田流转力度,让资源变资产、让农民变股东,在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同时,保证梯田重点保护区面积不减少。致力推广生态种植,与农民签订地方作物品种耕作协议,传承稻豆间作、红萍肥田等传统农耕技术,开展核心区梯田三维低空建模,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致农业,让农作物回归“原生态”。致力恢复生物多样性,依托产能项目、梅西灌区项目建设,完善灌溉、机耕路等农田水利设施,完整保护联合梯田自古形成的“竹林—村庄—梯田—水流”山地农业水利灌溉系统,每年种植20余种地方典型水稻,有效保育水稻、花生等地方特色作物品种。

 

精雕细琢 传承尤溪传统农耕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畅谈乡村文化振兴时曾指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尤溪的底蕴在于历史悠久的朱子文化,更在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尤溪将不余遗力地保护和传承联合梯田农耕文化,满足尤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主动与高校开展合作,推动民间组织建设,进一步挖掘研究联合梯田的文化内涵,延伸拓展尤溪文脉。响应教育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计划,把以《金鸡山上农耕歌》为代表的描述联合梯田的山歌、农谚与诗词,编成中小学生尤溪传统文化读本,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感受尤溪人的农耕生活与文化情操。定期举办农耕技术比赛与伏虎庙会、鞭牛迎春等联合传统民俗活动,让群众实地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积极争取开耕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丰富多样的农耕器具等实物具象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用传统农耕文化滋养心灵。

 

精益求精 打造尤溪农业旅游品牌

中央1号文件强调,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尤溪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拥有“联合梯田”等13个国家级以上旅游品牌,旅游资源丰富。尤溪将乘着联合梯田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东风,将联合梯田作为全域旅游的重点片区,做足“旅游+农业”这篇文章,与旅游公司深度合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具有联合农耕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开展梯田农耕体验、摄影采风等活动,打响“梯田三宝”等“我家美食”伴手礼,让游人观赏最美的梯田风光,体验最生态的农耕技艺,品味最独特的梯田小吃,直面最悠久的传统民俗,感受最特色的传统工艺,使产业发展与梯田保护相得益彰。同时充分发挥联合梯田的辐射作用,串联周边乡村旅游点,带动培育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商务等旅游新模式,构建更加多样化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快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步伐,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推动“我家在景区”全域旅游开发,促进农民增收、村财增收,进而反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