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任与“海”
2020-07-31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图片故事)(1)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巡视水域情况(无人机照片)。

今年58岁的任永奇是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站站长,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任”。在任永奇工作的保护区内,核心区是一片湿地,名为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这里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鄂尔多斯种群最集中的分布区和主要繁殖地。

老任与遗鸥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他在当地的国营治沙站工作。内蒙古野生动物调查队在这里发现了遗鸥,老任经常向前来调查的专家学者请教,逐渐积累了不少与遗鸥相关的知识。2003年,他调入保护区,投入到保护遗鸥等鸟类的工作中。

老任每天都要围着海子转上几圈。一方面观察、记录鸟类的生长情况,统计鸟类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还要检查火情和防止偷猎。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天。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湿地水域面积逐渐扩大。据统计,今年已有40多种约1.5万余只鸟类来此栖息,其中遗鸥有2000多只,是近13年来遗鸥首次大规模回归。 老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让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湿地“水天一色、百鸟争鸣”的美丽景观。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图片故事)(2)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瞭望塔上观察鸟类活动情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图片故事)(3)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查。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图片故事)(4)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用望远镜观察鸟类活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5)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办公室查阅与遗鸥相关的资料。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6)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瞭望塔上观察鸟类活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7)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观察鸟类活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8)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向生活在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牧民打听鸟类的栖息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9)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办公室查阅鸟类图册。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图片故事)(10)老任与“海”

7月28日,任永奇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巡视水域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