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用柔软的豆腐铺就坚实的致富路
2021-06-01
作者:尤溪融媒
来源:尤溪融媒


▲陈德深和妻子郑碧华正在厨房里做豆腐。

“感谢政府和扶贫干部这些年的帮助,多亏了你们,我们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4月27日,尤溪县管前镇洪村村脱贫户陈德深如是说。

陈德深一家早年生活十分困难,他因脊柱侧弯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妻子郑碧华因病致聋哑,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和两位年迈的双亲。2010年以前,夫妻俩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在自家的山里种些橘子进行售卖,一年到头仅换来两三千元勉强度日。

2010年,他们开始尝试制作豆腐进行售卖。因为缺乏资金购买设备,他们只好用柴火灶熬浆做豆腐,常常需要上山砍柴,耗时费力,加上村里各家房屋隔得远,几乎没有自来客,豆腐销量并不如意。2014年,陈德深一家因一户多残、生活困难被评为省定贫困户,并由管前镇挂洪村村工作组成员蒋宗恩和村主任陈德煌挂包。

“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我们为陈德深一家争取到中央、省级以及残联创业专项扶持资金9320元,增添更换了蒸气炉、磨浆机等加工设备,让他们继续把豆腐产业发展下去。”蒋宗恩说,这些年,扶贫工作组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为陈德深的儿子免除了学杂费,让其享受国家助学金及生活补助,为郑碧华办理每月残疾护理和生活补助。逢年过节,镇里都会为他们送上走访慰问金和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此外,扶贫工作组还为他们办理了贴息贷款5万元投资秀峰水电公司,享受村光伏扶贫发电分红和免费缴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此外,扶贫工作组还定期组织家庭医生上门为他们进行身体检查等多项帮扶措施。陈德深一家的生活开始有了保障。

▲新鲜的白豆腐

每天凌晨4点,陈德深和妻子已经开始忙碌。“我们是前一天晚上把浸豆、磨豆、煮豆浆等准备过程做好,当天一早就可以炸豆腐了。一般早晨6点多出发到附近各村售卖,下午1点多回到家。”陈德深说,村里的年轻人渐渐外出务工了,豆腐必须流动售卖才有销量。白天他负责外出卖豆腐,妻子负责在家做豆腐。

陈德深在摩托车上装了小喇叭,有需要的村民们听到“豆腐、豆腐……”的叫卖声就会前来购买。“他们家的豆腐好吃又便宜,我儿子最喜欢吃他们家的炸豆腐。”顾客刘女士笑着说。

长期下来,陈德深积累了不少忠实粉丝,逢年过节,除了管前镇各村村民,就连沙县区南霞乡的顾客都专程驾车前来预定豆腐。

都说人生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但陈德深明白,美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如今,他和妻子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了债务,还能不时让家里的老人孩子吃上肉和水果。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年底他们还能存下1万多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看着陈德深过上好日子,蒋宗恩和陈德煌也喜在心里。

在管前镇,像陈德深这样走上小康路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管前镇聚焦“两不愁”,夯实“三保障”,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三五”时期管前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714人,2017年已经全部实现脱贫。2018年至2020年,管前镇进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期,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2人,也于2019年顺利脱贫。

“接下来,准备继续经营好自己的豆腐事业,照顾好家人,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厚爱。”面对未来,陈德深充满了干劲。

记者:王琨  通讯员:兰景赟

来源:三明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