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区所在地,城关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线两区三配套”城市建设总体部署,集中力量攻坚征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产城融合;同时在城区,突出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征地拆迁。从日臻成熟的水东新城、三奎新城到如今方兴未艾的城南园,东城新区开发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这背后,征迁是基础是前提。眼下,城关镇将开启新一轮城南园征迁工作,将在“百日攻坚”期间,完成新洋片区土地征迁面积900亩,为推进城南园产城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连日来,城关镇组建的征迁攻坚团队正在新洋村挨家挨户走访,跟村民讲政策、算好账,全力推进征迁协议签订。
林士烨是此次被征迁的一户,他说,征迁工作人员把政策和收益都说得很清楚,自己也满意,希望早日建上新房,过上好日子。
征迁干部曾祥文告诉记者,我们要将心比心,帮征迁户算好这笔账,跟他们真心交朋友,有信心完成这次征迁的任务。
就是这支攻坚团队,在去年短短的25天时间内,完成了184户被征迁户的签约,其中腾洋村整村175户,以及影响城南园安置区建设8年之久的新洋村9户重点户,房屋征收总面积达37671.22平方米,征收土地面积达1038.13亩。
城关镇党委书记刘涛说, 征迁工作,征的是地,更重要的是征得民心。我们不仅要帮村民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未来的发展账。新洋片区是“百日攻坚”攻坚的任务,我们要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难、连续作战的精神,把任务完成好。
建设一个园区就是打造一座新城。在打造高端纺织产业城的同时,城南园按照“品质家园”的理念实施安置区规划设计。安置区主要位于新洋村境内,规划占地面积992亩,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新建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社区医院,2021年年底,就有部分村民可以搬迁新居,2022年底,安置区将形成一定规模。
城市建设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线路下地、管道改造、柏油路面建设、停车泊位划定,建成儿童微乐园、居民议事亭、小区花圃、老人休闲区等等,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
农机车辆厂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开始之初就坚持民事民议,城关镇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征求改造意见建议,并协调设计部门将合理建议融入到设计方案中,不断进行优化和修改,赢得了居民的支持拥护。林成木住在农机车辆厂小区,他感慨到以前大家到处乱种菜,改造后环境卫生好多了,住的舒服多了。
从2020年开始,投入2亿多元对县城区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共涉及7个社区21个小区,分三期实施。改造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环境整治提升、房屋维修改造等。目前,一期改造工程已经完工,正着手推进第二期、第三期改造工作。
刘涛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推进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去年开始,城关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第一个试点小区,通过采取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享,让广大的居民充分地参与到小区改造过程,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城关镇还突出常态化创城,推动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治理;全力为风雨连廊、老年儿童微乐园、“长者食堂”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助力打造“全龄友好”社会。
刘涛还表示,围绕“大招商 招好商”工作要求,重点跟踪洽谈好正在对接的中德纺织全产业链项目。做好已有的现有老企业的帮扶工作,发展好城关的经济;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管理等方面再下功夫。把整个城关社区的建设水平再提高一个新的层次。重点做好项目服务跟踪保障工作,也就是征迁工作,为尤溪城市发展、工业平台建设,做出我们城关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