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岩宫又名“清岩祖殿”,位于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演溪自然村,主祀康公泰山尊王。宋淳祐二年(1242),因为康公常显灵异,由此便有信众在演溪水尾康公化身坪岩上修建一座四柱之阁,立一小香炉,以作为奉祀康公之所。宋咸淳五年(1269),有樵子、牧童将小香炉迎至水尾隔面“两牛斗力”处后,便无法搬动,信众们认为这是康公自选之地,因而商议在此修建宫宇,并装塑康公泰山尊王宝像。因为演溪境内层峦叠翠、岩石清秀,遂将新建宫宇名为“清岩宫”,又名“清岩祖殿”。明景泰元年(1450),再行修建。清康熙二年(1663),十境(又称“十甲”)信众对其整修扩建。嘉庆五年(1800),再次扩建,增设扶厝两座。道光八年(1828),增设仁圣帝君、伽蓝、福德等宝像。咸丰三年(1853),宫宇遭受回禄,仅存康公泰山尊王宝像、门口石狮、柱础石和部分联筒。咸丰五年(1855),由十境信众举荐成立理事会,其中竹峰信士廖荣晃与峙坑信士林接含为理事,全权负责重建事务。工程历时三载,廖、林二人清正廉洁,深孚众望,在给重塑的神像开眼时,林接含投神为判官,廖荣晃投神为吉使,与康公泰山尊王、太保、太尉同受广大信众顶礼。民国二年(1913),修葺清岩宫。1967年,“文革”“破四旧”运动蔓延至此,巍峨宫宇毁为瓦砾。1985年元月,十境信众会聚演溪,集腋成裘,开始重建清岩祖殿。新建主殿为二层建筑,重檐悬山顶,规模宏伟大方,样式典雅古朴,雕梁画栋,别具一格。1992年,被列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历年多有修建,至今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由正殿、观音楼、宿舍楼、膳食堂、办公楼、综合楼、凉亭、观景台等组成。如今,宏伟大方古朴典雅的清岩祖殿与境内“两牛斗力”、“一水穿山”、“龙回顾祖”、“虎踞重关”、“双狮舞爪”、“二象牙参”、“虹飞古岸”、“岩头显迹”、“月映清潭”、“坪顶脱凡”等优美景致相互衬托,已成为闽中尤溪著名的集祈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人间仙境。
来源:中仙古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