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尤溪深山,这一“叶”乡愁,让人想家了……
2020-10-19
作者:尤溪融媒
来源:尤溪融媒

尤溪土堡藏在深闺

那些遥远的古建古堡

参差错落镶嵌在闽中山间盆地、溪流阶地

流淌着人文血脉,沉淀着文化记忆

也寄托着质朴的乡愁

????_20201019082826.png




早在唐代,树叶就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出现于宫庭之中,音色和小唢呐相似,清脆明亮、悦耳动听。2017年1月,树叶吹奏技艺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频中树叶吹奏者为福建省歌舞剧院演奏家、福建省树叶吹奏技艺“非遗”传承人邱少春。



书京土堡又名书山邱氏土堡

距今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古建是时间忠实的信使

用一瓦一木镌刻下攻防岁月

也陪伴守护这里的人们……

视频表达了“我”和书京村之间的对话

对彼此的呼唤

我们相信 人与传统古村古建的牵绊不会走远

铭记与守护就是最真诚的回答


隐匿在深山的古村落▼

  书京村位于台溪乡,由书山和京岭两个自然村组成,各取两个自然村的首字得名,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古老村落。

  书京村主要建筑群大多建在朝东的山坡上,屹立在这里有600多年。四面环山,旧时交通不便,使得这里的民俗和建筑特色很好的保存下来,恰当的海拔高度,云雾盘绕,如梦如幻,身处其中,偶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感觉。雨后的清早,晨雾顺着溪谷漫上山来,书院、祖祠等古木建筑群时隐时现。

  书京村中现存完好的有两座土堡、两座祖祠、一座古书院和50余座独立的古民居,3000多米由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古村道贯穿书京村,形成具有闽中山区特色的传统村落,土堡群还被专家誉为“远乡奇构,高山瑰宝”。


光裕堡▼

  光裕堡是邱氏长厚公为防匪患,始建于道光廿七年,坐西向东,面朝笔架山,占地2700平方米,依山势分四级台基构建,前后落差近20米,外观宏伟挺拔!鸟瞰土堡呈前方后圆,体现“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理念。门洞做成微缩的瓮城状,墙体四周关键处设有不同方向的射击孔洞多达120多个,山顶、路口夯筑碉式角楼,富有浓厚的防御意识。

  土堡用山溪中的大块河卵石做墙基,用红黄含砾生土夯筑墙体,墙高近7米,墙底厚达2.4米,墙顶承托墙屋和跑马道屋架。由门坪上如意踏跺至堡门,门洞用红色砂岩条石和楔形石垒砌而成,门额上印刻 “宽厚流风”,是当时的县令博崇武为旌表堡主的高尚品德所赐。

  堡门用厚达8厘米的杂木板串拼,其面用厚铁皮相互叠压,再用铆钉加固而成。 

  主堂为穿斗式结构,悬山式屋顶,柱础为鼓墩状青石,上雕刻雀报喜讯、富贵牡丹等精美造型。雨梗墙上彩绘郊游、农耕等精美图案,均保存完好。

  后花台两侧是阶级状跑马道,后楼二层内设书房。左侧建有三层碉式角楼,高9米,墙体四周设孔洞,用于观察土堡内外情况,架设枪械抵御盗匪,保护族人。

瑞庆堡▼

  瑞庆堡是邱氏荣华公所建,占地2500平方米,位于光裕堡右下方,两堡之间在防御上起相互呼应作用;瑞庆堡坐西南向东北,整体结构和光裕堡相近。

  堡门用米色砂岩条石垒砌作框,石门额上阴刻楷书 “紫气东来”,枋上双凤匾托上悬挂鎏金匾额“创业垂统”,是当朝县令汪学澄所赐。

  瑞庆堡与四周的梯田结合,自然形成一个点、线、面组合的优美画面,吸引省内外众多摄影家前来创作。


作者:大秋、尤小溪

来源: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福建微尤溪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