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走富口
新阳镇位于尤溪县的西南部,这里众山攒集,在山脚下形成一个狭长的盆地,从北至南分布着上地、建新、龙益、林尾、文山、下桥、坎里等众多的村庄,西邻大田,南接德化,自古以来就是尤溪的战略要地。1926年6月郑明忠就出生在北端的建新村高彰自然村,郑明忠的出生,让父亲十分欣喜,将来又多了一个劳力,亲切地叫他乳名“五弟”,五行缺水少木,按辈取名存深。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郑存深已长成了小伙子,哥哥郑成熙已是家里的主要劳力,郑存深也能帮助父母亲干些杂活,为父母分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郑成熙下田干活时,吸血虫吸附在他的左腿上,进入体内,一夜之间,他左腿红肿如桶,疼痛不堪,人称大象腿,不能下地走路,更不要说去干活了,本来父母身体就不好,给地主打长工收入少,没有了哥哥的支撑,家里经济一落千丈,一贫如洗。建新这一带,人多地少,森林稀少,烧火用的火薪柴基本要靠购买,自哥哥得病后,连买火薪柴都没有了,郑存深只能到山上采茅草当柴烧,然而茅草烧过,无法留下火种,第二天早晨要重新起火,郑存深只能拿着一把茅草到隔壁邻居郑荣繁家灶中点燃引火。
眼看家境窘迫贫困,郑存深决心为父母分忧,他对母亲说:“妈妈,您让我打工去吧!”母亲望着郑存深瘦弱的身体,心痛地说:“五弟呀,你还小,为母的怎忍心让你外出?”郑存深说:“没事,我有的是力气!”
父母商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父亲对郑存深说:“五弟呀,男子汉理当走四方,爸妈同意你去打工,听说沙县富口很富有,你就去那儿找活干吧!”
哥哥郑成熙也拉着存深的手流着泪说:“五弟呀,怪哥哥没用,这么小就要让你去外面打工受苦!记得过年过节回来看望爸妈!”
母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从邻居借来的粉干、两个鸡蛋、一把盐瓫里保藏了两年的咸鸡腿到郑存深的面前。吃罢早饭,郑存深穿上自己编织的草鞋,背起母亲打理好的行李,虽说是行李,里面只是两件换洗的破衣裳,母亲把郑存深仅咬下一点蛋白舍不得吃的鸡蛋也塞进行李里,一路往西北沙县富口方向而去。
二、游击走廊
富口自古物产丰富,为沙县水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又处水北交通关口,夏茂、高桥进城的必经之地,故有“富口”之称。
郑存深一路寻到富口时,已饿得肚子“咕咕”叫,他见到一大户人家,很多人正在修建土堡,便上前打听,是否需要做工,那户人家见他年龄小,正缺人手,便让郑存深在那挑土打下手,郑存深满心高兴。
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到了算工钱的日子,郑存深高兴地向监工讨要工钱,监工恶狠狠地说:“东家说了,见你年纪小可怜收留了你,管你吃饱已经给你天大的恩惠了,还敢讨要工钱!”郑存深听了监工的话,顿时心冷了半截,原本以为拼命地干活,一个月可以领到可观的工钱,寄回家用。想不到一个铜板子也没有得到,郑存深手攒得紧紧的,恨透了地主老财!
郑存深忿忿地离开了那大户人家,到了富口罗溪村峡纸厂,当了一名焙纸学徒。
一天深夜,一个叫马刚毅的人来到了纸厂,叫醒正在熟睡的工人,向工人们讲了很多诸如“工人被剥削很厉害”、“大家团结一致起来反抗”、“新社会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工做”等等,郑存深听得津津有味。那一晚,郑存深做了一个美梦,梦里他回到了家,打开背包,捧起一袋沉甸甸的银元呈给母亲,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1943年底,林志群受党的委托,到南(平)沙(县)尤(溪)边境创建革命根据地,1944年始林志群以商人马刚毅(又称老马、马司令)的身份在沙县农村开辟新的工作区域,建立革命基点村。至1945年抗战结束后,党组织和基点村已扩大到青溪、富口、高桥、高砂、南霞、夏茂等乡镇的几十个村,广泛建立群众组织并发展一批农民党员。
1945年11月,在中共南沙尤工委的基础上重建闽西北特委,任命蔡敏为书记,林志群为副书记,特委机关设在高桥的隆兴洋,同时还组建闽西北游击队,由林志群任支队长。从此沙县及其周边成为闽西北特委和游击支队的根据地和活动中心。
每次马司令来到纸厂进行革命宣传,郑存深都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考,心中逐渐亮堂起来:只有跟着共产党,推翻吃人的旧制度,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向林志群提出要求加入游击队,林志群见他年龄虽然小,但很机灵,接受革命思想快,欣然同意,并为他改名叫郑明忠,意即明确革命方向,忠于共产党。此后,郑明忠在林志群的领导下秘密开展群众革命宣传工作和地下武装斗争。
闽西北游击队以沙县为中心,沿边界积极开辟地下交通线,向东南,经尤溪的百丈漈、连云村到达南平菖上村的下场自然村;从下场经尤溪的连云、岭头、七里、过溪、西楼、深渡、后胼村,可到达湾口,进入古田县;从沙县向南,经尤溪新桥可进入大田。因郑明忠是新桥人,对新桥的地形比较熟悉,林志群就把开辟南线通道的任务交给了郑明忠。
郑明忠带着部分游击队员,“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一年的努力,开辟出一条经尤溪的龙湖、坑头、大田的龙溪、奇韬到达汤泉村的地下交通线,并开通了从五十都至汤泉的游击走廊。
郑明忠和游击队员们靠两条腿,南下大田,东进古田,经常奔走于地下交通线上。有一段时间,白天隐蔽于深渡的瓦窑里,深夜行动,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有一次,还夜行10公里,袭击尤溪口税务所,缴获了大量的布匹等物资。
三、铲除三霸
随着革命条件的成熟,1948年5月,闽西北地(工)委机关和游击纵队司令部由隆兴洋移到富口罗溪村。
富口当时有伪乡队副陈章臣、胞弟陈章炎、乡长邓振扬“三霸”,利用手中有权有枪,在富口强奸妇女、霸占田园、抓丁派款,无恶不作,当地群众恨之入骨,这“三霸”还经常跟踪袭击游击队。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游击队决定乘墟日除掉富口这三害。
1948年农历四月初七墟日前一天,游击队连夜开会制定“除三害”方案:由六名精干队员化装成赶墟农商,两人一组,分别负责歼一霸;又兵分三路,一路趁赶墟潜在群众家中,一路抢夺路口,一路埋伏在乡公所的后门山上,准备对付警备班。第二天即农历四月初八墟日清晨,游击队们各就各位,郑明忠和游击队员埋伏在乡公所的后门山上。上午九点许,郑明忠听到三处的枪声传来,知道三条万恶的大害已被拔除,立即和游击队员们冲进乡公所,缴了警备班的枪,有的到三霸家中搜枪,共缴获步枪12支,短枪三支、马枪一支。铲除“三害”行动的圆满成功,大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很多基本群众要求参游击队、参加革命斗争。
为了解救被抓去的壮丁,扩大政治影响和增补武器,游击队决定袭击高桥乡公所。1948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晚十时,游击队冒大雨从富积坑出发,兵分两部,一是主攻队,以大部兵力包围乡公所,二是阻击队,分三路阻击沙县、夏茂、桂岩的敌援兵。午夜兵抵高桥,先切断电话线后,将乡公所包围。接着吹进攻号,向敌碉堡开枪,敌负隅顽抗,两方对打一阵后,游击队开展政治攻势;夏茂的敌人听到高桥乡公所的枪声,派兵增援高桥,郑明忠和游击队员进行阻击,碉堡里的敌兵听到远处的枪声以为救兵到来,就开枪响应;敌兵被击退,接着游击队员在油箱里燃放鞭炮,吹响冲锋号,迷惑敌人,敌兵又听到远处枪响密集,并有冲锋号,以为大队人马已到,大势已去,立即打开大门,举枪投降。游击队对他们进行了宣传教育,让他们回家搞生产,关在碉堡里的壮丁被解救了。
郑明忠经过战斗的锤炼,坚定了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的信念,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和平解放
1949年5月初,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由浙境向闽边进军,二野十七军追歼蒋的所属刘汝明第五军部队,挺进闽边,浦城、建瓯等县相继解放,5月14日,解放了南平,郑明忠所在的闽西北游击大队与解放南平的解放大军胜利会师。
南平解放后,林志群以福建省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和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的名义,在三野部队尚未到达福建,二野尚在南平待命未出闽进军大西南的空隙,向二野五十一师副师长、南平城防司令部王根培司令员要求派出小部队帮助游击纵队解放沙县、顺昌和尤溪。王根培向建瓯师部请示,师部复电要他俩立即到师部面议。当晚闵师长、崔政委等接见他们,林志群将三个县的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师首长同意抽出小部队帮助解放沙县、顺昌、尤溪,限十天内解决。
南平的解放,残存在沙县国民党的乡队、自卫队、警察,人人心惊胆颤,惶惶不安,如丧家之犬,走投无路。
5月16日,闽西北游击大队接到转战沙县的命令,已是任排长的郑明忠和同志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扛着从南平国民党军需仓库新换发的捷克式机枪和日本三八式步枪,每个人的子弹袋都装得鼓鼓囊囊,迈着有力的步伐,行进在通往沙县崎岖的山道上。到达沙县泉水峡后,游击大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部队迅速开拔到涌溪。紧接着,解放军一个营约三百多人,由南平乘从轮船也到达涌溪。
6月16日深夜,部队依部署冒雨经过一夜紧张的行军,凌晨四点多到达指定的位置,将沙县县城紧紧包围。五时三十分,咚!咚!咚!三颗红色信号弹从西门方向升起,顿时,机枪声步枪声音连成一片。游击大队以五挺机枪,严密封锁五个渡口,防止敌人跑掉,郑明忠则带领一个排带着三挺机枪,卡住通往三元方向的要道,坚决不让三元来敌前进一步。下午两点,咚!咚!咚!三颗红色信号弹又从西门方向升起,紧接着咣!咣!咣!几声震天巨响,三发炮弹把北门城墙撕开了一道缺口,还没等战士们亮出刺刀,敌人就从碉堡里伸出白旗投降,沙县解放了!
在解放沙县的同时,林志群派出到尤溪的谈判工作组和平解放尤溪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49年7月4日,二野五十一师副师长王根培抽调2个加强连的兵力,在团参谋长焦剑侠的指挥下,由南平樟湖坂取道西洋。郑明忠所在的南平军分区部队在林志群率领下,取道南平土堡峡进入尤溪联合,二支部队会合于尤溪源湖。7月5日上午10时,郑明忠随部队怀激动的心情,在各界人士的欢迎声中,从东门浩浩荡荡开进尤溪县城,宣告尤溪和平解放。
五、龙上剿匪
尤溪和平解放后,郑明忠被编入了南闽师部警卫连任班长。掐指算起来,郑明忠已离开家乡建新村六年时间了,首长特批郑明忠三天时间回家探亲。
郑明忠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回到了家,郑明忠见母亲正坐在客厅缝制衣服,上前向母亲敬了个礼,母亲一愣,郑明忠跪在母亲面前:“妈,我是五弟,五弟回来了!”母亲噙着泪水,对着郑明忠仔细端详了一下,哽咽地说:“真的是我的五弟回来了?”“是的,您的儿子回来了!”母子俩抱头痛苦。
郑存深参加了解放军回家的消息传遍了全村,乡亲们纷纷赶来看望郑明忠。
有一个邻居上前抓住郑明忠的手问:“五弟呀,你们解放军能抓土匪吗?”
郑明忠温和地对邻居说:“当然能抓,我们解放军就是要来肃清土匪的,还老百姓安宁!”
“看来龙上的乡亲有救了!有一股土匪正在龙上村抢掠财物,五弟,你能带兵帮助去剿灭吗?”
郑明忠听说有匪情,立即在家的下埕集合战士们,一声令下,带着战士们迅速往龙上村方向突进。
在龙上村,郑明忠果然看到五六个持枪的土匪正在一家一家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为了防止老百姓受到伤害,郑明忠鸣枪警告,土匪听到枪声,乱作一团,往山上四处逃跑,郑明忠和解放军战士们分头追击,十分钟时间战斗结束,击毙了四个土匪,抓获两个土匪。郑明忠把被土匪抢夺的财物分发给乡亲们后,押着两个土匪胜利返回高彰村,把两个土匪绑在那个邻居客厅长条凳子上,土匪想挣脱抵抗,有一个战士拿着冲锋枪朝着天空打了一梭子,两土匪被震慑得安静下来。
当天下午,郑明忠押着两个土匪返回部队。
六、匪徒告密
龙上村剿匪,让郑明忠名声鹊起,乡亲都知道高彰村出了个解放军,出了个剿匪英雄。然而,周边土匪却视郑明忠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不断派出眼线,对高彰村郑明忠家进行盯梢监视。高彰村的郑某,其岳父是登山村大坪自然村人,大坪自然村又是德化匪首林青龙的一个剿穴,王进贤、卓建腾带着一股小喽啰盘踞在那里为非作歹、祸害乡邻,郑某给土匪“出谋划策”说:“你要做土匪,就要把郑明忠干掉,郑明忠不干掉,你土匪做不成。”
1950年1月,郑明忠随部队向永安进发,经过新桥时,郑明忠只身一人前往高彰村探望父母。
郑明忠一踏入高彰村,就已被土匪眼线盯梢上,同村的郑某也密报给大坪村的土匪,土匪王进贤、卓建腾接到密报,立时组织匪徒乘夜色潜入高彰村。
吃罢晚饭,母亲预感到明忠的安全问题,问郑明忠:“五弟呀,你晚上要在哪里睡呀?如果在家里睡,今天晚上就跟木匠师傅一起睡,如果不在家里睡,就到呈祥自然村睡,那里住着武工队,比较安全。”郑明忠对母亲说:“您就免担心了,睡哪里我自己看。”当晚,郑明忠在发小郑盛椿家里睡。
夜深了,黑暗笼罩着整个高彰村,危险正一步一步地向郑明忠逼近。
夜半时分,一股土匪悄悄地摸到郑明忠的房间外,正在熟睡的木匠师傅听到窗外有人走动的声音,就问:“是五弟回来了吗?”没听到回答。土匪听到木匠的问话,推测郑明忠没有睡在自己家,于是又摸到了郑盛椿的房子,轻轻地用尖刀拨开房间门栓。
两人已睡熟了,郑盛椿睡在外侧,明忠睡在床里侧,土匪迅即翻开被子,把郑盛椿抓起来,郑盛椿在睡梦中惊醒,对土匪喊道:“你把我一个种田的人抓来干什么?”土匪立即反应过来:“噢,抓错了,五弟是里面一个!”郑明忠也清醒过来,想摸枪起身与土匪搏斗,但已来不及了,几个彪形大汉已死死地压到郑明忠身上。郑明忠动弹不得,被土匪抓住。土匪对郑盛椿撂下话:“叫他家人拿500块大洋到卜溪赎人。”连夜把郑明忠五花大绑带到大田县的梅山乡后溪村卜溪自然村。
七、英勇牺牲
好友被抓,郑盛椿急忙跑到郑明忠的家求救。
听到郑明忠被土匪抓去的消息,乡亲们都自发地举着火把赶到郑明忠家,大家义愤填膺,拿着柴刀、劈刀、木棍,纷纷要去卜溪拦截土匪,把五弟救回来。母亲泪流满面,哭泣不止,父亲面对这突如起来的事件,也一时没了主意,还是哥哥郑成熙比较冷静,他对大家说:“既然土匪要500块赎金,可见是要钱不要命,请大家帮忙,把赎金先凑足,给土匪送去,才可能把人带回来。”
第二天清晨,乡亲们七凑八凑,凑了200块大洋,郑明忠父母带着大洋迫不及待地到卜溪村,交给土匪,土匪大叫:“这么一点钱,打发乞丐呀!”郑明忠父母哀求土匪宽限期限,回去再筹钱。郑明忠父母回到村里后,向周边的亲朋好友求救,第二天再凑了300块大洋给土匪送去,土匪再次放话:“拖延了一天,500块大洋已不够了,明天再送100块大洋来,否则别怪撕票!”第三天,郑明忠父母再凑了100块大洋给土匪送去,然而绑匪已开溜,找不到绑匪的踪影。
原来,这股土匪目标只想致郑明忠于死地,赎金只是随口一说。郑明忠临危不惧,在被押的途中,苦口婆心地对土匪展开政策宣传,想让土匪放下屠刀,不与人民为敌。想不到这股土匪油盐不进,还恶狠狠地对郑明忠喝道:“再说,把你推到悬崖下去!”郑明忠义正词严地说:“你们再这样继续作恶下去,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王进贤狂笑地喊:“那我现在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接着,匪徒把郑明忠押到路边的一条阴沟里,挖开一个小坑后,把郑明忠推到坑里,填上土石,郑明忠就这样被杀害了!
第二天,卓建腾派一个小喽啰在卜溪村头等待郑明忠的家人的赎金,两天时间拿了500块大洋就溜之大吉了。
过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土匪放郑明忠回家,哥哥郑成熙再也坐不住了,挑起打铜补锅的工具箱,拖着一条又肿又痛的大腿,走家串户,从卜溪到梅山,从梅山到坂面,从坂面到新桥,四处寻找打听弟弟的下落,一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探听到郑明忠的消息。
1951年夏天,卜溪发大水,卜溪村民在阴沟里无意中发现了被大水冲刷露出的一具尸体,向郑成熙报告了消息,让郑成熙去辨认。
郑明忠的父母带着郑成熙和村民们赶到阴沟,挖开土石,露出尸体,因此处阴暗潮湿,尸体尚未腐烂,面目仍旧栩栩如生,父母一眼就认出了是郑明忠,扑到尸体面前大声地哀哭,山风凄厉、林鸟悲鸣,在场的乡亲们无不对郑明忠的惨状流下眼泪。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郑明忠的遗体装进竹箩里扛回村里,在脱下腐烂的衣服准备换衣入殓时,发现了一块手表仍戴在郑明忠的手臂上,这是郑明忠留下的唯一的遗物。
乡亲们把郑明忠的遗体埋葬在家旁边不远处,让他的忠魂能时时陪伴在亲人的身边。1955年,郑明忠的父母接到了中央军委毛主席署名签发追认郑明忠“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烈士证书。1974年尤溪县民政局拨款800元,在烈士家乡高彰自然村书架堂山顶上建立了烈士墓,把郑明忠的尸骨迁于此,烈士英灵也在此长眠。
英雄已逝,英灵永存,革命烈士郑明忠永垂不朽!
作者:刘友水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