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永远跟党走】尤溪英烈(十七):英雄浩气干云霄 沙县监狱平乱烈士黄英浩的故事
2021-06-04
作者:尤溪融媒
来源:尤溪融媒

黄英浩,福建省尤溪县人。1926年5月,他出生在梅仙镇丁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今天的丁地村,风景秀丽,物阜人美,北倚景色秀美又有悠久历史传说的金鸡山,南接“东住西住,不如源湖”的小集镇。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土地肥沃的丁地,人民却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丁地人盼望着新生活的到来,一边终年辛勤劳作,一边教子教孙刻苦读书,以求改变世世代代困窘的生存方式,他们曾一度把村名改作“登第”,就是实现这种理想的一种愿景。

1945年5月,黄英浩听说闽西北游击队在沙县南坑仔一带活动,不久又来到本县的八字桥龙湖石头坑,并组建一支50多人的闽西北挺进支队。支队长游栋,政委林大藩,这支队伍后来虽然遭到国民党顽敌的突然袭击,在石头坑战斗中游击支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在青年黄英浩的心里仍然十分向往。

1949年秋,尤溪和平解放后不久,黄英浩如愿参加了革命斗争,曾任农会会员、民兵队队员,他积极参加了支援前线、清匪反霸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在农会,黄英浩积极工作,广泛动员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民兵队,黄英浩苦练杀敌本领,不怕苦,不怕累,成为梅仙乡最优秀的民兵队员之一。

1950年2月,黄英浩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沙县公安中队的一名战士。他随部担任沙县监狱的监管看守任务。在值班站岗时,黄英浩严格按照部队要求,神情专注,一有风吹草动,他就立即警觉查看,确保监狱不发生任何意外。休班时,黄英浩十分重视学习,一方面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拜有文化的战友为师,碰到不认识的字马上就问;另一方面,勤练杀敌基本功,练习枪法提高射击的精准度,苦练散打招式。直拳、勾拳、摆拳、刺拳、鞭拳等拳法,侧踹腿、正蹬腿、鞭腿、后踢腿、后踹腿、劈腿等。黄英浩除了自己苦练外,有时候还会邀战友一起练,交流拳腿法,共同提高本领。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1950年5月,一个月暗沉闷、山雨欲来之夜。半夜时分,除了值班站岗的战士以外,其他人都睡下了。就在这时,敌特股匪袭击沙县监狱,在押土匪犯人里应外合发动暴乱。发觉暴乱敌情,黄英浩和战友们立即投入了平乱的战斗。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解放军战士不怕牺牲,在监狱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搏斗。敌匪人多,用冲锋枪向狱警扫射,并用手榴弹四处轰炸。黄英浩迅速抄到匪群背后,一口气杀死十几个敌人,他的腿中弹血流满地,站不住了,他还手持长枪在地上滚来滚去杀敌。在这场平乱战斗中,黄英浩英勇牺牲了,为革命献出了他年轻而宝贵的青春,时年仅25岁。

黄英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英烈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永远激励人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前赴后继,不畏牺牲,踏着烈士的血迹奋勇前进!

在丁地村部,黄庭钖告诉我们说:他的曾祖父在世时,有享受到烈士亲属的补贴,钱和谷子都领过一些。他的叔公黄英浩无后嗣,无墓葬,被敌匪抛尸在野,无处可寻。现在连烈士证书也不知在何处。黄庭钖是黄英浩胞兄的孙子,今年60岁。只有在亲人相聚长谈时,大家才会提起叔公黄英浩,念及叔公的短暂而又不朽的一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作者:陈宗辉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