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岁月铭记先辈足迹,光辉历史镌刻革命功绩。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尤溪县融媒体中心于今日起开设《红色尤溪》专栏。本栏目将通过翔实的历史故事,追忆在那血与火的红色年代,尤溪人民在党的感召和领导下,披肝沥胆、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过尤溪示意图
△坂面镇蒋坑村会师地
7月20日,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团在攻克大田县城后,作了短暂的休整,兵分两路从大田出发,继续向东挺进。抗日先遣队经大田县乌厝坪,尤溪县的街面、正山、古迹口、坂面进入蒋坑村。红九军团经大田奇韬、东佳,尤溪高士、夏洋、葛竹、京口到达蒋坑村。7月24日两军胜利会师于蒋坑。两军领导人在蒋坑召开会议,为下一步东征进行了研究部署。
△梅营科坑自然村萧祥堂厝
7月20日,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一个连到达梅营。当时适逢雨季,河水暴涨,河面由平时的320米增宽到400多米,滔滔河水拦住了北去抗日的部队。为确保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顺利渡河,先头部队首先找到了当年成立的梅仙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丘挂银,并在区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渡河事宜。在主席丘挂银的号召下,组成了三个组,一组负责采购渡河工具,组织了500多名本地伐木工,到梅仙的双峰、云林等村砍伐毛竹准备制作渡河之用。此外,还派了20多人到下游的源湖、雍口等地收集船只。一组负责组织500多人,编制篾绳、制造竹钉、制作竹排以准备渡河。据统计,这次渡河动用了本地民工1000多人,用了4天时间,共砍伐毛竹10000多根,编制篾绳200多条6000多米,制造竹钉5000多枚,制作竹排1000节,收集船只20多艘,征集农户门板等1000多块。
根据两军领导人在蒋坑会师的研究部署,兵分两路相互策应继续向东挺进,经台溪、溪尾,7月25日到达梅仙镇的梅营村。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梅仙、梅营的两个渡口处,用砍来的10000多根毛竹、200多条篾绳、5000多枚竹钉、1000节竹排、20多艘船只、1000多块门板床板等筑起了两条宽2米、长420米的浮桥,26日全体官兵顺利渡过了尤溪河,为红军北上抗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来源:《尤溪红色故事》
中共尤溪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