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仅有基层干部的努力,还有不少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为扶贫助困汇聚更多地力量。今天的小康来敲门,我们就来看看活跃在联合镇的一支爱心队伍的扶贫故事。
我叫胡永浙,是联合乐助的发起人之一。2010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了联合政府工作。2016年,我接到了扶贫办主任的任命通知。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我和扶贫干部几乎每天都在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在与困难群众接触的过程中,我有了成立慈善平台的想法。
联合乐助发起人 胡永浙:“我们成立联合乐助,想汇聚大家的爱心,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爱。”
在与同学的多方奔走下,联合乐助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成立了。刚开始,就十多个同学自发捐款去慰问困难群众,由于资金有限,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小。
胡永浙:“刚才我联系过了,像你这种家庭情况,等上完户口,把这个材料写一下递交给村委会,到时候会帮你办理低保。”
联合镇岭头村村民 赖达顺:“谢谢。”
赖达顺是联合镇岭头村人,为了照顾患病的妻儿,花光了积蓄,目前租住在联南村,靠着打零工维持全家的生计。乐助志愿者知道情况后,发起了帮助行动。
赖达顺:“联合乐助经常来看望我们, 帮我申请农村低保,我非常感动。”
在发动大家给贫困家庭捐款的同时,胡永浙更想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林德情是挂包的贫困户,虽有先天智力问题,但还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于是就帮他想路子,在中央扶贫资金的帮助下,养起了蛋鸭。
胡永浙:“我们一个星期销售了五六百个蛋,下一步我们计划把他剩下的蛋通过微信平台把它全部销售出去。”
贫困户 林德情:“感谢主任,帮我卖光蛋。”
做公益并不是有钱就可以,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诚信。
胡永浙:“每个环节我们都会进行公示,金额多少、慰问对象是谁,慰问之后我们会把图片上传到群里面,让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整个支出多少。还有,我们所有的油费、餐费、其他产生的费用都是自费。”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联合乐助积累了信誉和口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团队。
志愿者 蔡凤莲:“我在胡永浙同学的带动下,加入了乐助群体。这么多年来,慰问、帮助比较困难的父老乡亲,这个过程让我心灵上得到了快乐,我会带着我家人坚持下去。”
目前,联合乐助有成员100多名,有在外的乡贤,还有创业的青年、乡村干部,包括党政领导班子。他们把一点点的爱心汇聚到联合乐助。截止目前,共募集捐赠资金达22万余元,慰问困难群众135人次。每当看到贫困户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胡永浙:“我们去慰问贫困户的同时自己也感觉到很快乐,贫困户特别需要温暖,哪怕我们给的钱不多,但我们每次去走访,跟他们聊天,他们就能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关爱,他们对生活就有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