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
《暴雨》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唐·韦庄
炎炎夏日,记忆里,总有大雨。
夏季的雨为何比其他季节多?
“七下八上”为何会成为每年的防汛关键期?

一般7月下旬到8月上旬,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北上至北纬34°~38°,水汽便通过副热带高压西南侧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这股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和持续性降水。这也就是气象、防汛部门所称的“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这段时间,是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强度最强的时期。
这一时段降水的特点是“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降水时段集中”。

查阅历史典籍,不难看到古人早已发现了“七下八上”的降雨规律。
六月
大雨霖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晋书·五行志》记载:“六月,大雨霖,伊、洛溢,至津阳城门(古洛阳城)。”
秋七月
大雨水
隋唐五代时期:后晋出帝开运元年(公元944年)“秋七月,大雨水”。
八月
大雨
北宋时期:咸平五年(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夏州旱,保吉(继迁)令民筑堤防引河水以溉田,八月大雨。
六月初
连日阴雨
明清时期: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初,甘肃皋兰县连日阴雨,黄河水位暴涨二丈有零。

Q
“七下八上”时段的集中降雨,会给防汛工作带来哪些不利因素呢?
短时的强降水可能会引发水位快速上涨、水库饱和、河道流量激增。此外,随着台风逐渐活跃 ,强台风可能带来暴雨洪涝、大风和风暴潮灾害。“七下八上”是防洪防汛的关键时期。
Q
“七下八上”时期我们如何需防范暴雨、强对流天气带来灾害和影响?
发生暴雨时,应及时切断室外电源;外出时不要贸然涉水;注意防范山区强降雨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
雷暴大风天气发生时,应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移到避风场所;加固容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遮盖建筑物资;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发生冰雹时,户外行人尽快到安全地方躲避,妥善保护容易受到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和设备。

“七下八上”已经到来
防汛抗洪形势严峻
编辑 | 邓婉颖
排版 | 姜晓檬
来源 | 中国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