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来临,天气渐热,青少年溺水事故也进入多发、频发期。溺水——暑期“第一夺命杀手”正在出没!
有数据显示,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有近37.2万人溺水身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超过25岁,溺水也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

6月9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件,造成3名学生死亡。
6月9日,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一13岁男孩与同学前往墨江河天元大桥河段游泳时发生溺水,该男孩溺亡。
6月7日,湖北省天门市净潭乡3名初中学生在净潭乡状元湾村4组渡口下河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6月2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件,造成2名学生死亡。
5月31日,广西省玉林市博白径口镇一对姐弟(男童5岁,女童7岁)在一水坑玩水时不幸掉进水坑,2名儿童均溺水身亡。
……
一例又一例令人痛心的家庭悲剧,都在警告我们: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各位家长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认真做好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和日常看护!


下面这份最全防溺水安全指南,请各位务必收藏并扩散周知,让更多人了解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救护知识!

01
青少年要确保游泳安全
需做到“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青少年擅自下水施救。

02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溺水表现
通常,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影视剧里一样惊慌大喊、挥手呼救,但是实际则不然。
据专家介绍,人在溺水时通常不会奋力挣扎或大声呼救,而是非常安静,甚至静止不动。很可能周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溺水身亡了。
因此,家长一定要特别留意孩子在水中的以下反应和举动。

1. 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2. 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3. 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4. 紧闭双眼。
5. 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6. 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7. 呼吸急促或痉挛。
8. 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9. 试图翻转身体。
10. 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03
溺水后如何自救?

1. 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
2. 不要在水中胡乱扑腾,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3. 如果附近有人,可以大声呼救。
4. 当救援人员展开营救时,要冷静,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
5. 只要是有浮力的塑料瓶都是溺水者的生命救援神器。将其压在脖子处,尽可能多地呼吸。
6. 游泳时,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04
发现有人溺水怎么办?

专家提示: 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拨打110,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
为了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快乐的暑假,希望大家迅速将这份青少年游泳溺水防护指南扩散给更多朋友,提醒大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们最大程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更希望今后的每个夏天,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