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第一夺命杀手”正在出没!这份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指南,请迅速转发扩散
2019-07-02
作者:尤溪融媒
来源:尤溪融媒


暑期来临,天气渐热,青少年溺水事故也进入多发、频发期。溺水——暑期“第一夺命杀手”正在出没!

有数据显示,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有近37.2万人溺水身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超过25岁,溺水也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

6月9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件,造成3名学生死亡。

6月9日,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一13岁男孩与同学前往墨江河天元大桥河段游泳时发生溺水,该男孩溺亡。

6月7日,湖北省天门市净潭乡3名初中学生在净潭乡状元湾村4组渡口下河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6月2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件,造成2名学生死亡。

5月31日,广西省玉林市博白径口镇一对姐弟(男童5岁,女童7岁)在一水坑玩水时不幸掉进水坑,2名儿童均溺水身亡。

……

一例又一例令人痛心的家庭悲剧,都在警告我们: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各位家长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认真做好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和日常看护!

下面这份最全防溺水安全指南,请各位务必收藏并扩散周知,让更多人了解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救护知识!


01

青少年要确保游泳安全

需做到“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青少年擅自下水施救。


02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溺水表现

通常,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影视剧里一样惊慌大喊、挥手呼救,但是实际则不然。

据专家介绍,人在溺水时通常不会奋力挣扎或大声呼救,而是非常安静,甚至静止不动。很可能周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溺水身亡了。

因此,家长一定要特别留意孩子在水中的以下反应和举动。

1. 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2. 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3. 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4. 紧闭双眼。

5. 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6. 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7. 呼吸急促或痉挛。

8. 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9. 试图翻转身体。

10. 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03

溺水后如何自救?

1. 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

2. 不要在水中胡乱扑腾,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3. 如果附近有人,可以大声呼救。

4. 当救援人员展开营救时,要冷静,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

5. 只要是有浮力的塑料瓶都是溺水者的生命救援神器。将其压在脖子处,尽可能多地呼吸。

6. 游泳时,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04

发现有人溺水怎么办?

 专家提示: 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拨打110,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



为了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快乐的暑假,希望大家迅速将这份青少年游泳溺水防护指南扩散给更多朋友,提醒大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们最大程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更希望今后的每个夏天,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出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