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知危险 会避险”能力,尤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货车盲区安全小课堂,让孩子们切身感受货车盲区。
在现场,交警在大货车前后左右特定位置摆放了三角锥,邀请县城关小学的学生们进入大货车的驾驶室,亲身感受实际驾驶情况。
据了解,学生们所站的区域就是大货车的视觉盲区,当大货车在行驶时,处于这些区域里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十分危险。
尤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李靖介绍,因为大货车车型的长宽高更大,所以它在行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盲区会更大。货车车头前面长1.5米、宽2米的位置就是视觉盲区,货车尾部基本上都是视觉盲区。
除了视觉盲区外,货车还存在内轮差。所谓内轮差是指汽车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间会存在差值,汽车在转弯时,其实后轮并不是完全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的,而大型车因为车身较长,后轮行驶的轨迹要比前轮更加靠近内侧,而且车身越长,“内轮差”就越明显。
而在实际生活中,当货车驶来时,很多市民觉得车头碰不到就没问题,而忽视了后轮的行驶轨迹,等到发现后轮就在身边,就完全来不及躲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货车的很多事故是在转弯时把行人卷入或压倒的真正原因。
据统计,在货车事故中,70%都是内轮差造成的,而且死亡率高达90%,所以认识到货车盲区和内轮差,也可以更好的让大家远离危险。学生表示,在大货车上体验的时候发现自己能看到的同学特别少,所以以后在遇到大货车时要尽量远离。
交警李靖提醒广大货车驾驶员,在驾驶货车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多注意观察后视镜以及下视镜,做到防御性驾驶以及安全驾驶。同时也提醒学生和行人,以及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驾驶员,在路上遇到大货车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大货车,不要和大货车并排行驶,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切记要远离大货车。
每辆车都有视觉盲区,唯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才不会出现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