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18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媒主办的“2019中国健康县域大会暨县级医院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1200名县域医改决策者同聚北京,交流县域医改经验,展示县域医改成果,共谋健康县域发展之路。
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体改司、宣传司、基层卫生司、财务司和规划信息司6个司局相关领导参加本次大会的各个论坛环节并做了相关主题报告。

大会开幕式
尤溪县总医院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并荣获大会评出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奖”和“县域医改先锋奖”两个奖项。尤溪县总医院党委书记杨孝灯还受邀在本次大会上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主题演讲。

尤溪县总医院获得“健康县域卓越建设系列评选”中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奖”,杨孝灯书记获得“县域改革先锋奖”。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实现医院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院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和省、市、县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尤溪县自2017年以来,努力探索符合尤溪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党的建设
尤溪县总医院总医院党政分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置党委、纪委,实行党管干部制度、党委委员挂包支部制度。

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持召集党委会议,研究和决定医院重大问题。
院长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作为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主持召集院长办公会议。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制度。
总医院每个党委委员联系挂包一至二个党支部。
明确医院定位

通过理顺各级机构的管理职责、确定总医院(医共体)的功能定位、明确医院政府办医方向、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医院精神:厚德精术 同心仁济
院 训:博学济世 厚德至善
医院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注重医防并重,全身心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017年,尤溪县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原县医院和县中医院组建尤溪县总医院(医共体),下辖15个分院(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两家医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套财务、一体管理”的模式,乡镇成立分院,村卫生所实行乡镇卫生院(分院)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推动”七统一“管理。
总医院作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和龙头,积极探索全民健康四级(市、县、乡、村)共保试点工程,为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立足于县域前10种常见病、多发病和县外转诊前10名病种,制度医院发展规划,提高县域医疗技术水平。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和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医院内部监管制度、健康管理职能、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等现代医院管理内容。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制定实施临床路径奖惩激励制度。
严格遵循“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原则开展诊疗工作。
实行新技术新项目奖励制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评比活动。
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
通过规范基本医疗行为管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挥县级驻乡医生传帮带作用,实行基层医疗质量管理。
药品采购管理

全县实行药品统一采购工作制度、二次议价采购工作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

实行总量管理、备案管理、同工同酬的编制备案管理办法。
实行实行医院自聘,报人事部门审批备案的岗位竞聘上岗制度。
实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龄退出机制。
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公开选调、任职交流的医共体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制度,总医院统筹调配医共体医务人员。
绩效薪酬考核制度

实行“541”分配格局的全院工资总额制度。
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
实行量化质化双考核,每月进行工作质量百分制考核。
财务管理制度

实行总会计师工作制度。
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将成本控制列入绩效考核指标。
实行医共体内统一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信息管理

建设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心电图诊断中心等12个中心。
实行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互联网+医疗结算服务的四项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医院内部监管

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审批和授权审批制度、药品双十排名制度以及制定医药费用管控指标控制医药费用。
三医联动改革

以堵浪费为切入点
政府层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对重点药品进行监控等措施。
医院加强控制医药费用,践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原则,督促医生回归看病角色。
腾笼换鸟:药品、耗材挤压出来的水分,20%让利给百姓,80%通过调整提高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转化为医院的医务性收入,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
医保支付改革

总额包干制度。按照“定额包干、结余归己”的原则,采取“一组团、一包干、两确定”工作机制。总医院每年定额包干县域医保基金,确定结余的医保基金直接纳入总医院医务性收入,用于计算医院工资总额。
C-DRG收付费改革。实行住院费用全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的医保支付改革。参保患者在统筹区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按病种定额收费标准结算,不设起付线,个人自付分别为30%、 20% 。
健康管理职能

完善机构建设,成立全民健康管理部,负责县乡村一体化和健康管理职能。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县级医院努力提高技术,降低县外转诊。
并成立驻乡驻村团队,帮助基层提高综合能力,强化基层首诊。
实行家庭签约,提供健康惠民服务。
建立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病4个县域慢性病管理中心,强化慢性病患者跟踪指导,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展,减轻患者负担。
医院文化和
医德医风建设
实行文化兴院、管理兴院、人才兴院、技术兴院

结合职工干部日常管理,实行三预警监督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
开展中层干部考评和测评末位预警制度。排名最后三位的给予黄牌提醒和干部诫免谈话,连续二年排名最后三位的给予免职处理。
全面推进人文科室6S管理制度,通过持续改善服务环境,提高精益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文娱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