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溪县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科学认知,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如何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是特殊的食品,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机体功能,但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凡是广告宣传声称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或者治疗效果,都是不真实的,也是违反有关的法律规定的。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必须经过注册或备案,购买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
如何正确购买保健食品?
(1)看销售场所资质。
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也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
(2)看产品标志。
要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正规保健食品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
(3)看包装标识。
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生产许可证号。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产品。
(4)要注意产品的禁忌。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食用者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含婴幼儿)及青少年、孕妇乳母要谨慎选择。不要购买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保健食品。
(5)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
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不同,保健品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