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八字桥乡文物保护单位授牌仪式在下畲村永兴堂举行。尤溪县博物馆馆长梁文斌、八字乡党委书记严良雄、永兴堂族亲代表、下畲村两委班子与受邀嘉宾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

鞭炮齐鸣、礼花升空,整个永兴堂沉浸在一片喜庆氛围中,现场热闹非凡。

仪式结束后,大家参观永兴堂并召开座谈会,与郑氏族亲欢聚一堂,共同谋划永兴堂文物保护与开发工作。

博物馆馆长梁文斌对永兴堂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郑氏族亲注重防火防盗,及时成立文物保护理事会,做好修复重建,重现往日风采。他表示将与郑氏族亲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开发好这个文物保护点。

座谈会上,乡党委书记严良雄提三点意见:一要保护好,永兴堂历经岁月的沧桑,见证时代的风云,演绎自身的传奇,引领郑氏发展壮大,希望郑氏族亲珍惜祖辈艰苦奋斗打下的基业,按照县级标准做好文物保护;二要传承好,永兴堂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郑氏族亲向先辈学习,先辈看齐,传承好祖德家风,教育警醒后人;三要结合好,乡村振兴从保护文物开始,村两委干部要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旅游开发等,动员全村力量,携手共建美丽新家园。
郑氏族亲纷纷表示,永兴堂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郑家人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件大喜事。今后将精诚团结,共同努力,致力于郑氏家族的兴盛发达、传承好祖德、弘扬好家风。
永兴堂位于前尾洋中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绝佳的风水宝地。由于四周地势平缓,可开发的田地较多,郑辉秀决定在此建造房屋。为了长宜子孙,他给自己的房屋取名为“永兴堂”。据考证,永兴堂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
从远处望去,永兴堂镶嵌在绿色的田园之中。老屋占地1600平方米,共有40个房间。整座房屋由西北向东南呈长方形布局,依次建有正堂、天井、厢房、下堂、内空埕、外围墙和左右护厝。上堂面阔三间,进深7柱,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架。地面由三合土(黄土、石灰、砂子)捣筑,天井用条石铺就。正堂大梁刻有缠枝牡丹、石榴、凤凰等吉祥图案。厢房、下堂窗花大多为镂空雕刻,挡溅墙绘有山水人家、喜鹊登枝、鱼跃龙门等图案,走廊上方绘有赏画、下棋等图案,护厝阁楼外墙绘有莲花出水等图案。其雕刻之精细、绘画之精美十分罕见。


永兴堂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譬如,厢房窗花有“簪缨诗礼人家旧,杨柳池塘春意新”和“(北苑)嗣徽贻燕翼,南湖衍派裕鸿图”等诗句。“簪缨诗礼人家旧,杨柳池塘春意新”出自南宋理宗皇帝御赐礼部侍郎郑会的金字对联:“杨柳池塘春意,簪缨诗礼人家。”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北苑)嗣徽贻燕翼,南湖衍派裕鸿图”讲述了祖宗衍派和历史传承。护厝阁楼外墙还绘有为人处世、探亲访友等故事,可见郑家十分重视传统礼节。


永兴堂最精美的雕刻要算是正堂的几案。据郑辉秀六世孙郑祖党介绍,房屋建造过程头尾数年,但几案雕刻达三四年之久。目前,该几案的图案已经被珍藏。永兴堂雕刻艺术虽几经劫难,但大部分保存完好。
眼下,永兴堂已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八字桥乡党委、政府传承和保护文化良好开端。不久的将来,相信永兴堂能够在郑氏族亲的共同努力下,再次展示出昔日风采,也相信在传承和保护文化下,八字桥乡其他本土文化能够绽放光彩。
来源:养生八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