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管理“加减法” 为求生态“好颜值”——我省深化矿业权审批“三合一”改革
2019-03-27
作者:尤溪融媒
来源:尤溪融媒

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有小草鲜花,整洁的厂区,优美的环境……初春时节,走进永春县一些矿山,一处处绿意浓浓的生态景观,一个个环保节能的先进设施,一幅幅和谐文明的生动画面,都让人感到 “绿色”正慢慢地成为该县矿区的“主打色”。这是我省深化矿业权审批“三合一”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变化之一。


2016年,为减轻企业负担、简化矿业权审批程序,我省在全国率先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及《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及评审实施“三合一”,即三个方案一次性编制、一次性收件、一次性审查。


3年来,我省自然资源部门不断完善和丰富“三合一”改革新内涵,持续做好办证“减法”、管理“加法”、服务“乘法”,做好“放管服”,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用矿山“绿值”增加生态“颜值”,为“清新福建”建设注入新动力。



“减”审批——“一本书”变为“一张图”

“现今审批时间比原来减少三分之二,方案编制成本降低一大半。”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王文生介绍,之前企业要取得采矿许可证,首先要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及《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及评审工作,每一个方案就如同一本书,涉及内容多、审批流程长,从编制到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企业对此颇有意见。

2016年,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通知,要求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统一在一份报告里,原3个方案内容分别作为报告的3个章节,实现同步编制、同步审查、同步实施。矿山企业可自行编制方案,也可委托中介机构编制。评审工作实行现场核查与内业审查相结合方式开展。“三合一”方案中的储量等开发利用重要参数、工程措施部署位置和数量,均以表单数据存储,以点线面落图,与“福建省矿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一张图、一体化。

 “过去这3个方案的审批涉及自然资源部门省、市、县多个层面的多个处(科、股)室,专家评审也有严格的层级要求,编审工作文山会海,不仅企业叫苦,矿业权管理人员也是疲于应付。”省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的有关人士说,改革之后,既为企业减负松绑,也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腾出手来加强管理。

永春县大湾采石场老板陈海水表示,以前这3个方案独立成篇,各自为政,每一个方案需分别编写,并有先后顺序,环环相扣,有时是一步错步步错。由于材料多、环节多,企业往往不熟悉、不便操作,只能委托给中介,这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审批环节删繁就简,审批内容则突出绿色。《福建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新建矿山在取得采矿许可证前须按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编制“三合一”方案,并在矿山筹建过程中同步建设。王文生说,现在的“三合一”方案都是按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进行编制,突出生态优先、低碳循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绿色发展理念。

形式简化,内容优化。现今“三合一”方案已被浓缩为“一张表”,表里条分缕析分解各个模块内容,并将模块内容形象地生成“一张图”。目前全省已逐矿完成“三合一”方案的修编工作。 



“加”管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三合一’改革不仅是精简了审批材料,它更多是理念的变革,监管方式的变革。简政放权也绝不是只放不管,而是为了腾出手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省自然资源厅有关领导表示,“放”与“管”是一对辩证关系,只有放下去,才能管得好;也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开。

 为了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自然资源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监管体系,确保“三合一”方案执行到位。

 逐矿GNSS检查。轻点鼠标,打开矿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GNSS核查”模块,有关矿山的开发利用、复垦复绿进度等情况一目了然。“自然资源部门每季按25%以上的比例对所有矿山开展GNSS检查。平均每矿需要核查40—50项,拍摄精度优于0.5米,相当于给矿山做全方位‘CT’。”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李灵瑞介绍。

 自2018年1月启动GNSS检查以来,县级检查目前已全部完成,共检查矿山670个,督促整改达标矿山339个;未按“三合一”方案要求进行“边开采、边治理”的矿山有331家,现已全部被列入矿政“黑名单”。

 从指尖到脚尖,从线上到线下,自然资源部门利用无人机航摄、GNSS、移动执法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构建起集“探、储、采、查、治”一体的矿政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部门、矿山业主、技术队伍第一时间互联互动,实现“一张图、一体化”管理。

 过程严管,违规则严惩。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凡是未按“三合一”方案要求进行“边开采、边治理”的矿山,一律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矿业权人,其名下所有矿山采矿权、探矿权不得新立、延续、变更、转让。据统计,全省矿业权总数已从几年前的3500多家减少到目前1951家,从源头上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得”红利——绿了山头、美了厂区、增了耕地

“减”审批是刀刃向内,自我削权;“加”管理是自我加压,彰显担当精神。通过这一加一减,我省“三合一”改革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制度红利,不仅为企业减负松绑,也让矿山变得越来越绿色。

 走进龙岩市新罗区吕凤煤矿,犹如置身美丽的花园,满眼绿树,鲜花点缀其间。据介绍,矿区从生产之初就按照“三合一”方案,进行生态复垦复绿,在废弃矸石山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防尘喷雾、绿化以及井下工业用水等全部采用净化后的工业废水,矿井水实现了100%达标排放;煤灰实现全部回收,有效降低了粉尘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到目前,矿山绿化率已达100%。

 位于德化县的双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黄金矿山企业。近年来,公司投入500万元资金对闭库尾矿库进行土地复垦,库区范围及其周边治理面积达上百亩,目前在库内已建成生态有机景观茶园近百亩;投入近百万元的资金,对废石场进行挡土墙加固、降坡、覆土、植树种草等生态恢复治理。

 “这虽只是一家小型采石场,却也实现了绿色开采:废水经过三级沉淀,实现循环利用;废渣用机器挤压成饼,拉到砖厂成了很好的原材料。矿区周围正按要求进行植绿。”在永春县坑仔口镇大湾采石场,永春县自然资源局矿管股李滋润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作为全省绿色矿业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永春县按照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逐矿修编“三合一”方案并强化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绿了山头、美了厂区、增了耕地,“三合一”改革让八闽大地的矿山变得生机盎然,既要了金山银山,又要了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了矿业健康有序开发利用。


(来源:海峡资源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