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航拍的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新貌(10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下图为原房台村旧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程永锋摄)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发

10月17日无人机航拍的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8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5岁的盖景献在锻炼身体。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8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打扑克。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8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盛午餐。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9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9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19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27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新欣园果蔬种植合作社,村民在采摘网纹瓜。该合作社村集体占股30%,村民占股70%,实现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让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0月21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草编加工合作社,刘爱英(右一)在编制书架。
为彻底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2016年建成杨庙社区,安置沿黄河大堤11个房台村。
杨庙社区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为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配套设施,开通公交车、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从拥挤、杂乱的房台迁建到新型社区,村民们住得敞亮了、环境优美了、出行方便了、教育医疗水平更高了。
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庙社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如今,杨庙社区群众的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