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 十佳典型案例①:将乐常口美丽乡村
2022-04-11
作者:佚名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

4月10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三明市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十佳典型案例。

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逐一刊登将乐常口美丽乡村等十佳典型案例,为我市奋力建设绿色生态之城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全市上下不断拓宽“青山绿水”向“无价之宝”的转化路径。

案例简介

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为常口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5年来,常口村与时俱进抓好组织体系创新,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基础。同时,聚焦重点任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做好“山”文章。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村企合作”,实施森林碳汇造林等项目,稳步提高林地租金收入。积极融入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备案了全国首个三明林业碳票项目。二是做好“水”文章。发展“水美经济”,开发云衢山漂流、水上威尼斯乐园,打造皮划艇训练基地。三是做好“田”文章。在发展烟叶、制种、早芋种植等传统农业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行“支部+企业+农户+基地”联结机制,建设特色水果产业基地800余亩,农户以土地、劳力等多种形式加盟,获得稳定收益。

一张蓝图绘到底。常口村坚持“党支部+山水田”的模式,守护着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在带动村财增收、村民致富的同时,守住了青山绿水。

推荐理由:

25年来,常口村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全村人民做好山水田文章,在这片土地上画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