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十佳典型案例之二 | 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22-04-12
作者:佚名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案例简介

上世纪80年代,三明率先在全国拉开林改大幕,从“分股不分山”到“分山到户”,再到探索林业金融改革、林长制、林业碳汇交易等,林改春风吹绿万顷山林。

推动林票制度改革。2019年11月,我市制定《林票管理办法》,探索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改革试点,引导国有林业单位与村集体、林农开展合作,由国有林业单位按村集体、个人占共有林权的份额制发具有收益权的林票,促进林业规模化发展。

探索林业碳汇市场交易。2010年开始,我市按照国际通行的“额外性”要求,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产品交易,主要通过人工经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再将经过核证签发的森林碳汇量,有序转化为林业碳汇产品,借助碳排放权市场或自愿市场进行交易,推动经济价值实现。

全面推行林长制,提升林业治理能力。我市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出台林长制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三明考察时对林改作出了新的重要指示,为深化新时代林改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牢记重要嘱托,深化林改再出发。去年来,我市建立“1+N+X”政策体系,实施“八项创新”推进林改再出发,继续为全国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

将乐龙栖山 林文斌摄.jpg

将乐龙栖山在做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同时,全力打造森林康养小镇,先后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等称号。(本报记者 林文斌 摄)

推荐理由:

经过2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三明市顺利完成了明晰产权的改革任务。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森林生态保护红线得到强化,广大林农的财产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三明市“十三五”时期共造林绿化109.1万亩,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增绿扩绿,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是全国平均值的3.4倍;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78.88%,森林蓄积量1.9亿立方米。2021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210亿元,已成为三明市最大的产业集群,有效盘活了沉睡的林业资源资产,打通了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通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