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尤溪县第一中学教师廖素桢和孩子在家里,正忙家务的廖老师听到孩子说:“妈妈,有好多零!”
她打开手机一看,果然微信上有一条交易提醒:19时21分,转入收入人民币100000.00。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到我账户上?是不是转错了?”
满心疑惑的廖素桢谨慎地询问了亲友一圈,确认不是他们转来的。
“那一定是转错了!”她第一时间拨通了银行电话,向工作人员咨询相关情况,了解是否能够通过银行客服直接将这10万元转回对方,但被告知这样不合程序,无法直接操作。
于是,她果断拨打110报警。“晚上7时多我收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打给我的10万块钱,我觉得很意外,心想那人一定很着急……”
尤溪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接到电话后立即前往一中校园,接上廖老师母子,来到派出所进一步了解情况。
而另一头,因操作不当,错将10万元人民币转出的朱女士,正焦急地找到在开展流调工作的民警詹艺,询问该怎样挽回损失。
21时2分,核实确认相关信息后,在民警的见证下,廖老师顺利地将钱转回到朱女士账户中。
10万元失而复得,如过山车般。“真的太感谢了!1个多小时就把钱找回来了!”朱女士感激地说。
“妈妈真棒!”廖素桢12岁的儿子李文烨见证了事情的全过程。
廖素桢是尤溪县第一中学高三(8)班语文教师,是已有15年党龄的党员,平时工作认真,教学成绩突出,是教学能手,也是县级骨干教师。
高三(8)班的邱若轩同学说:“廖老师的这件事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树立了好榜样。我也要像廖老师一样拾金不昧,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但廖素桢说:“这么做很平常,我想大家都会这样做。”
编后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如今,微信等电子转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屡见不鲜。一笔数额不小的不属于自己的钱,由电子转账进来,这对于个人来说,既是一次意外,也是对自身的一次考验。廖素桢老师的做法,让人们懂得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实含义,也传达出数字化时代里一份感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