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义务服务,做科普,写诗词……“老地矿”晚霞红
2022-11-25
作者:王 琨
来源:三明日报

老赵在尤溪县老年大学图书馆整理《尤溪老年教育动态》。

●本报尤溪记者站 王 琨 文/图

“今日事,今日毕,每天的信息都要争取当天出稿。如今视力不好,花费的时间则更多些。”11月11日,在尤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办公室,72岁的赵荣文正戴着老花镜在电脑前撰写工作信息,遇上难以确定用法的字词,他立即拿出手边的放大镜查阅字典。

赵荣文是尤溪城关人,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退休后,他为矿业发展奉献余热,热心服务老科技工作者,走进老年大学,学诗赋词,过得十分充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赵”。

专家献余热

赵荣文曾是一名知青,在尤溪县西城镇玉池村度过了4年的知青岁月。1972年,22岁的他经组织推荐到南京大学地质系综合找矿专业学习,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在大学里,赵荣文学习刻苦,“一根汤匙两块碗,教室宿舍图书馆”就是他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建省地质二队任地质员,负责地质矿产调查填图工作。“当时,我每天吃过早饭后,和同事便背上罗盘、锤子、放大镜等勘探工具,沿着策划好的地质路线前进。我们在荆棘丛中前行,在崇山峻岭里爬行,寻找岩石露头、察看不同时代岩石的岩性和断裂等,衣服常被荆棘划破。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自带的盒饭和山上的野果,但累并快乐着。”赵荣文笑着回忆往昔。

1981年,赵荣文被调回尤溪,从事矿山管理工作。多年来,他走遍尤溪的山山水水,精心绘制县地质图、县矿产图、县地质构造图等;主持编写《尤溪县地质矿产概况》《尤溪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书籍。

退休后,赵荣文被聘为省级矿产督察员和国家级矿产督察员,负责将乐、泰宁和尤溪的重点矿山督察工作。他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兢兢业业做好各地矿山督察工作。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写成论文,有10余篇论文被杂志刊物录用。

情系老科协

老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退休后的赵荣文先后任尤溪县老科协副秘书长、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务。他每天早上7时30分准时到达办公室,上传下达、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倾力服务老科协的会员。

赵荣文虽是理科生,文笔也不错。“你看,这是我和协会成员共同编写的《尤溪县老科协动态》,简讯和诗词我写了不少。”繁忙的工作之余,赵荣文还是省、市老科协的通讯员,他与老科技工作者一同走进企业、村居、校园,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在活动调研现场,认真拍照记录,回来后常常赶稿至深夜。

为做好《尤溪县老科协动态》封面的写诗填词工作,赵荣文走进了县老年大学学习诗词写作。“七十生辰大庆年,民强国富乐欢天。摘星揽月鹏程壮,捉鳖探骊科梦圆。水秀山明呈硕果,莺歌燕舞赞时贤。尖端技艺惊欧美,华夏中兴意志坚。”这首诗写于2019年,是赵荣文创作的上百首诗词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

“最开始,我对古诗词一窍不通,从最基础的押韵、平仄、对仗开始学,边学边写,一字一句推敲,一首诗常常要写好多天。有时,灵感深夜降临,我便立刻下床把这些诗句记录下来。”诗词丰富了赵荣文的生活,学诗写诗成为他生活里的一大乐趣,还有不少作品在全国老年大学书法摄影诗文大赛上获奖。

“老赵比我年长,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也比我丰富,他一贯尊我为师,我却一直视他为友。他的诗词作品多样,有的感事抒怀、托物言志,有的写景抒情、思亲感恩,其中不乏好诗句,这都是他数年来持之以恒学习的成果。”尤溪县老年大学诗词班老师陈士坛说。

“老赵在老科协的工作都是义务的,没有收取任何报酬。他热心、敬业、奉献,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尤溪县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吴传桂说。

赵荣文22岁入党,今年7月1日,他领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看着丈夫晚年比退休前还忙,妻子吴爱珠曾打趣地问他:“你是要事业还是要家庭呀?”他笑着回答:“要家庭,但更要夕阳红。因为我是一名退休的老共产党员,趁着身体还好,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那以后,吴爱珠主动承包了家务活,全力支持丈夫晚年的科普工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