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种粮户郑仁胜的致富经
2023-02-13
作者:吴振湖
来源:三明日报

“现在对田地的利用越来越合理,我们也能更快增收致富。”2月8日,在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纵横交错的阡陌间,种粮户郑仁胜用脚踩了踩松软的田地,毫不费力就踩出一个深深的脚印。尤溪县是国家级制种大县。2022年,尤溪全县制种面积达33458.6亩,产量740万公斤,产值1.05亿元。

“田跟人一样,都需要爱护。”郑仁胜望着他流转来的50亩田地,此时的烟苗已下地,这几天刚刚上完氮钾复合肥,毛毛细雨在叶片上留下点点水珠,好像比前些天更绿了。

说起一年来的收获,郑仁胜难掩心中的喜悦:“头茬种烟,收入34万元;二茬水稻制种,收入15.9万元。两项加起来,扣除田租、农资等费用能有20多万元纯收入。”

郑仁胜今年52岁,种粮20多年,但从事水稻制种才5个年头,一些技术细节还没掌握到位。“我家去年平均每亩才产水稻种子1750公斤,隔壁老曾家每亩达到了2500公斤,产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郑仁胜说,现在他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来年他要再跟老曾比一比产量,同时为尤溪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做出自己的贡献。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郑仁胜神秘地领着记者,不一会儿,来到村口的一处斜坡上。这里是村里的新型烤房集群,偌大的一个集群由98个拆装式轻钢保温结构密集式烤房组成,每个烤房至少可以管20亩烟田的烘烤。

“原来用煤烤烟,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每隔两小时就要加一次煤,每次都弄得一身煤灰,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守在烤房边上。”郑仁胜说,现在的新型烤房改用生物质燃料烤烟,能够自动加料,而且还配备了“手机云烘烤”功能,用手机就可以控制烤房的温湿度,“躺着”就可以把烟烤好,省心省力、轻松干净。

新型烤房集群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建设管理,不仅提高了利用率,还在顶上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与光伏企业合作运营,增加了村财收入。

“目前这个烤房集群为全省最大,光伏顶棚的光伏利用面积达11500平方米,装机容量2148千瓦。仅光伏发电一项,就为村财增收了25万元。”后楼村党总支书记林城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与光伏企业按照3:1的比例投资收益,1个烤房每年按2000元的价格租给农户,整个烤房集群为村财增收近45万元。

据悉,2021年至2022年,尤溪县共新建453座密集式烤房,带动烟叶增产120万公斤,烟农收入增加5500万元、税收增加1200多万元,烟农户均增收4.7万元。

新的一年,郑仁胜打算用上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更好地涵养田地,种出更好的庄稼。“现在国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庄稼的品种越来越好、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只要我们勤快点、努力点,日子就会越有奔头。”郑仁胜乐呵呵地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