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丨福建尤溪:备耕备产 不误农时
2023-02-28
作者:吴振湖
来源:光明日报

人勤春早,不误农时。

“春耕春播马上要开始了,加紧把订单加工出来,往后会忙不过来。”2月22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龙洋村村口路边,尤溪县洋中镇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里,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合作社理事长李名旺正与社员们一道加工大米。

48岁的李名旺是洋中镇龙洋村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粗糙的大手,写满了他的勤劳与忙碌。“我们这个米的品牌叫‘福尤洋’,是福建、尤溪、洋中的组合,其中‘福’字,也是希望有福之地的好米、优质米、放心米能卖到全国各地去,让更多人能享到这份口福。”李名旺说。

“轰隆隆……哗啦啦……”碾米机、真空包装机、叉车同时作业,一袋袋谷子瞬间变成白花花的大米,真空包装后,套上印有“福尤洋”字样的外包装,一部分运往销售点销售,一部分放到储藏库储藏。

“这两年,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大米品种是优质杂交水稻‘泸优明占’。这个品种在尤溪全县范围内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都不愁卖的。”李名旺介绍,这条大米加工生产线能日产大米30吨,除了加工本社的谷子,还会承包临近村庄的谷子来加工,每年能加工近200吨大米。

李名旺与农业结缘,要从2007年说起。在邻村巧遇收割机作业,让李名旺动了心思:“这个机械要是能在家乡推广就好了。”说干就干,2008年,李名旺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16.8万元,购买了第一台收割机,成立了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为一名农机手,开始了他的农业机械服务之路。

2010年,合作社再购置了一台收割机,开始跨区作业,服务对象扩大到江苏、广州等地。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购置插秧机、催芽机、叉车、无人植保飞机等,申报工厂化育秧示范点、水稻全程机械化等项目。李名旺从最初的服务单一环节,发展到如今集农机服务、生态种植、生产加工与销售、农资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也扩展到了26人,配置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58台套,不仅有大米加工生产线,还建立了工厂化育秧中心、粮食仓储中心,服务农田面积达到4000多亩,服务农户2000余户。

尤溪虽然是国家和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每年可提供商品粮3万多吨。但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梯田、小丘田居多。“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长期以来小而散的传统耕作方式的真实写照。

“现在不一样了,农户的鞋子连泥巴都不用沾!”谈起合作社的机械化服务,李名旺很自豪。合作社的“保姆式”服务,促使很多农户把抛荒地重新开发出来,然后合作社代耕、代种、代收、代烘、代售,实现“插秧不用弯腰,治虫不用下田,收成不用晾晒”。同时,他还承担了洋中、西滨2个镇8个村、70余户、2000多亩制种田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的收购任务。此外,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期465人。

自走式风送喷雾器

现如今,尤溪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82.16%。

在李名旺和社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机示范社、省级农民示范社,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李名旺个人获选参与中组部、农业部开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2022年,龙洋农机合作社总收入达535万元。“农民丰收,我们也有效益,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李名旺希望,新的一年,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种地收入大幅度增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