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让非遗与旅游 融合创新
2023-03-08
作者:扬 凡
来源:三明日报

3月1日,本报《新闻关注》刊发通讯:《走进古厝看非遗》,报道了尤溪县举办以“春意盎然·乐享非遗”为主题的非遗文化旅游节,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示了非遗的无穷魅力,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这种非遗文旅活动为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和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留住非遗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乡愁,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既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也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则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遗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与旅游互为依存。比如品尝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特产是大众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很多非遗产品具有“该地特有、区别其他”的材质、工艺、外观及文化内涵。所以,非遗类特色手工艺品、地方特色食品等,成为“过了这村没这店”的特色旅游商品。正如报道所说,在这次尤溪非遗文化旅游节上,通过亮手艺、品美味、听古戏、玩文创,让广大游客和市民从中体验了非遗、认识了非遗、爱上了非遗。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各地的旅游空间要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被当地群众和游客接受认可,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机融入当地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持续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诸如“非遗文化旅游节”“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总而言之,各地要因地制宜,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更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