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传民俗 聚乡情 塑乡风
2023-03-27
作者:肖 丹 陈道波 文/图
来源:三明日报

伏虎岩庙会期间,村民们在伏虎岩观景平台进行民俗艺术表演。

每逢农历二月廿七,尤溪县联合镇民众都会齐聚一堂,举办伏虎岩庙会。该项民俗文化活动源于南宋时期,因当地常闹虎灾,引得人畜不安,伏虎禅师帮助消除虎患,让当地五谷丰登、梓里平安。于是,乡民就在伏虎禅师的诞辰日举行伏虎岩庙会。

“联合伏虎岩庙会是当地一项祈福保平安的活动,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这项活动已发展为凝聚乡情的纽带,它将乡民拧成一股绳,一起为全镇建设添力。”尤溪民俗专家周治彬说。伏虎岩庙会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三明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享民俗 祈福纳祥

3月18日活动当天,镇村民众或提着灯笼,或扛着五色彩旗,或举着宣传标语,组成巡游队伍,在镇区主干道穿梭游行,队伍绵延数公里。其间,舞龙、彩车、管弦等各具特色的民俗艺术轮番上演。

为了使活动办得隆重、有序,当地依据居住地将乡民划分成5个组(旧称“五保”),即瑶峰、王元、源底、西岐和南山5组。每年由这5组轮流操办活动的各项事宜。

按照习俗,每组都要展示一支龙灯、一支仪仗队、一支腰鼓队、一支管弦乐队和一支彩旗队。“2006年,我们源底组成立了一支21人的军鼓乐团,由村里一名退休老师教学。农闲时,大家就聚在一起练军鼓、腰鼓、唢呐等各种乐器。为了这次活动,大伙还连着练习了10多天。”村民蔡光华说。

对于乡民而言,联合伏虎岩庙会意义重大,不管有多忙,大伙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赶回来参加活动。

“这种聚起全镇群众力量举办的民俗活动,让我挺震撼的。除了传统的器乐表演外,队伍中还有人举着‘禁毒、禁赌、禁邪教 创建安定和谐新联合’等宣传标语。随着生活变好了,精神富足的村民就喜欢通过举办各项民俗活动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来自安徽的游客李先生说。

而作为乡民征服虎患的历史记忆,伏虎岩庙会在精神上慰藉乡民的同时,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淳朴民风也代代相传。

伏虎岩内设有文昌阁,其中一间屋内墙上贴满了联合各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录,桌上陈列着名单更正簿。当村里有人考上大学时,家长就会把孩子考上大学的信息登记到本子里。

此外,当地还将关于联合的山歌、农谚、古诗词、传统节日等内容编入乡土教材中,在中小学课堂里传阅学习。

众人聚力 建设家乡

联合梯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尤溪县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并重”,使千年梯田焕发新生机。

为了打造好联合梯田这张特色名片,乡民们自发成立了一个乡贤理事会,以调动全镇力量保护好梯田生态环境,并积极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浓厚,尤其这几年,乡民们合力为镇里做了不少事,像镇区入口处的牌坊修建花了100多万元,水尾廊桥修建花了100多万元,各村修建水泥路时花费了五六百万元,还有伏虎岩观景平台、公厕等的修建,都是乡民们踊跃捐资建成的。”联合镇政府干部董继榕说。

此外,黄贤勇等村民还组织成立了“联合乐助”公益组织,现有志愿者100多人。由大家募集资金帮扶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学子等,每年捐资超10万元。

2014年10月,联合商会成立,凭借优质服务大力回引联合籍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商会注册企业800多家,2021年总营业额超10.2亿元。

眼下,联合中心小学正在扩建教学楼和操场。除了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镇乡民们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我家有地块正好是这次学校扩建要被征用的。我妈80多岁了,她说要全力支持建学校,得好好配合征地工作。”村民陈道新虽早已搬到县城居住,但也积极参加村里发动的捐资活动。“现在,儿女们赚到钱了,每年给父母的养老钱也多了。有的老人平常舍不得花钱,但是村里一旦要修路建桥,老人家都是大几万的捐钱支持,甚至还把儿子女婿都发动起来一起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